每经记者|刘曦 每经编辑|余婷婷 近日,据36氪汽车报道,英伟达内部正在孵化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引发市场关注。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尝试联系英伟达中国处了解详情,截至发稿暂未获回应。 实际上,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此前英伟达已经投资了包括文远知行等Robotaxi企业。对于此次从“赋能者”到“亲自下场”的角色深化,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背后是其技术闭环需求驱动的战略升级。 “此前作为芯片供应商,英伟达难以充分验证其芯片与复杂算法在实际运营中的协同效率。而亲自下场可构建全技术栈闭环,借运营获取大量极端、长尾场景的真实数据,从而持续优化模型训练,反哺其技术生态。”江瀚表示。 Robotaxi行业升温,算法与商业面临双重挑战 近两年,全球Robotaxi行业热度急速升温。据西南证券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和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分别达4888亿与8349亿元。当前,中美两国处于Robotaxi第一梯队,都已成功进行无主驾安全员的小规模运营,并开始商业化发展。 有观点认为,英伟达若布局Robotaxi可能是想效仿特斯拉的发展路线,通过实际项目验证从GPU芯片到AI(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链路”工程能力,从而推动其智驾域控芯片、自动驾驶方案等层面的销售。佐思汽研发布的《2025年英伟达汽车与AI业务分析报告》显示,英伟达在智能驾驶领域已形成智驾芯片、智驾方案、仿真系统、端到端、大模型等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 ![]()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