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多晶硅期货价格延续跌势,主力合约盘中跌破50000元/吨关口,随后小幅回升,收报50260元/吨,下跌2.74%。 东证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孙伟东认为,多晶硅期货价格延续跌势,主要原因是产能收储等事宜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看多情绪有所降温,市场交易逻辑回归基本面。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也表示,多晶硅期货价格近期走势偏弱,主要是没有政策及利多消息支撑。 从基本面来看,孙伟东认为,虽然有诸多关于多晶硅产量配额的讨论,但至今仍未看到具体政策。考虑到枯水期减产和部分企业存在复产预期,预计四季度多晶硅单月产量在11.5万~13.5万吨,库存持续累积。 需求方面,四季度光伏需求也不乐观。“三季度受出口退税取消预期、印度下调光伏电池及新能源设备的GST税率等因素影响,国内企业再度‘抢出口’透支了部分四季度的需求。”孙伟东表示,“抢出口”预期持续到10月。国内方面,四季度组件订单大多取决于今年4月至9月的组件招投标情况。据SMM数据,4月至9月组件定标量为35.61GW,同比下降67%。 终端需求不乐观,叠加成本上涨压力,部分头部企业计划减产。从单月数据来看,9月预计多晶硅产量超过13万吨,下游硅片产量在59GW左右,整体供过于求,企业面临累库压力。“限产政策落实不及预期,且限销政策已经开始执行,使多晶硅单月供应趋紧。”孙伟东解释。 从现货成交情况来看,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刘佳奇表示,虽然限销政策导致多晶硅现货供应偏紧,并增强了硅料厂的挺价意愿,但从实际成交情况来看,下游厂商对高价货源的接受度不高,加之行业隐性库存偏高,进一步抑制了下游采购需求,基本面出现走弱迹象。不过,当前政策工具充足,市场信心仍有修复的空间,后续需关注西南地区枯水期的减产情况。 “多晶硅价格近期下跌,是因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当前价格已回吐大部分政策预期溢价,下游企业也在三季度积极补充原料库存,在硅片自身原料库存偏高的情况下,目前需要关注组件环节是否会出现减产,进而导致多晶硅现货溢价回落。”弘则研究分析师刘艺羡认为,随着政策预期交易结束,多晶硅会逐步回归基本面交易,价格底部取决于下游对高价货源的接受程度。 李祥英认为,终端需求低迷最终会向上传导,若想维持原料供需平衡,后期多晶硅企业需要下调开工率。国庆假期前,多晶硅价格或保持区间震荡,国庆假期后则要持续关注政策和企业开工率变化。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
25 分钟前
25 分钟前
26 分钟前
26 分钟前
26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