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常见的非处方退烧药之一,有关泰诺(Tylenol)的安全争议再度被拉到聚光灯下。 9月22日,美国政府提出,自闭症与孕妇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之间存在未经证实的关联。对乙酰氨基酚是泰诺的活性成分。 此举立即引发市场的剧烈震动,泰诺制造商科赴(Kenvue)的股价当天下挫7.47%,收盘跌至历史最低点。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采访时,科赴中国表示,在评估既有的科学证据后,该公司“依然坚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导致自闭症”。 医学界专家也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说法表示了强烈反驳。他们认为,白宫的声明“没有得到全部科学证据的支持”,并警告不治疗发烧本身可能对胎儿造成危害。 特朗普:孕妇慎用泰诺背后公司股价跌至历史最低 在9月22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孕妇避免服用泰诺,称其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与自闭症存在未经证实的关联。他建议孕妇除非在医学上绝对必需,否则应限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阿司匹林的处方替代品引入美国。到20世纪70年代,它已成为非处方药,并成为美国最常用的止痛退烧药之一。 根据2014年发表在《美国家庭医生》杂志上的一项研究,40%至65%的女性在孕期会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特朗普表示,自闭症病例的上升是一场“可怕的危机”,他对此“深感忧虑”。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自2000年以来,自闭症诊断数量急剧增加。2022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大约每31名儿童中就有1名在8岁时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一比例远高于2000年每150名儿童中有1人的情况。 特朗普同时宣布,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将启动程序,修改药品安全标签,并计划开展一项全国性的公共卫生宣传,以告知公众相关的潜在风险。 特朗普政府的声明在市场引发强烈震动。科赴公司的股价22日收盘跌至历史最低点,大跌7.47%,创下9月5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不过,该股在盘后交易中有所反弹,上涨超4.4%。科赴的前身为强生消费者健康部门,生产的产品除了非处方药泰诺,还有健康护理产品邦迪和李施德林等。 对此,科赴中国传播部对每经记者表示,“在评估既有科学证据后,我们依然坚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导致自闭症。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可信的、独立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专业人士的认同。” 科赴中国方面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关注该话题超过十年,自2014年以来多次开展审查,并维持了在孕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推荐且保持相同的药品标签信息。他们支持监管机构如过去多年来一样,持续、客观地审查相关科学证据。 该公司还特别引用了FDA在2025年8月的声明,该声明指出:“迄今为止,FDA尚未发现明确证据,表明在怀孕期间适当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不良的妊娠、分娩、神经性行为或发育结果。” 科学“罗生门”:多项研究结论不一 白宫的警告主要基于哈佛大学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上个月在《BMC Environmental Health》期刊发表的一项联合综述研究。 这项研究回顾了46项早期研究,发现产前接触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干扰胎儿大脑发育,从而增加患自闭症和多动症的风险。 外部的自闭症研究人员表示,该综述的制定并不严谨,并且选择性地筛选了支持其结论的研究。 该综述的资深作者安德里亚·巴卡雷利博士(Dr. Andrea Baccarelli)曾于2023年作为付费专家参与了一起针对对乙酰氨基酚制造商的集体诉讼,并在诉讼中作证称该药物与自闭症之间存在联系。最终,法官以科学性不足为由排除了他的证词,并于去年驳回了此案。目前该案正在上诉,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在曼哈顿进行辩论。 另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为期20年的、分析脐带血样本的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暴露水平最高的新生儿在儿童期被诊断患有多动症或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可能性大约是其他儿童的三倍。 但对于孕期服用泰诺是否会导致儿童自闭症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等风险这一问题,科学界长期存在“罗生门”般的局面。 反驳这一观点的研究同样有力。 其中,一项于2024年发表的、分析了瑞典近250万名儿童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在控制遗传因素后,孕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自闭症、多动症等风险之间并无关联。 杜伦大学社会与发展心理学副教授莫妮克·博塔(Monique Botha)博士指出,这项研究的结论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和自闭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表示,“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暗示少数研究已经确定了因果关系是不正确的。大量证据基础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按照指示服用时,在怀孕期间是安全的。” 在科学家看来,自闭症发病率上升至少部分归因于人们对自闭症认识的提高以及对该疾病定义的扩展。 对于自闭症的病因,研究人员称,要找到确切病因并非易事。他们普遍认为,自闭症没有单一的病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复杂混合的结果。 泰诺还能吃吗?专家:不治疗风险更高 特朗普政府的声明发出后,美国医疗界迅速提出异议。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驳斥说,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自闭症或其他胎儿发育风险。其他止痛退烧药,例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在孕期也存在风险,而对乙酰氨基酚是唯一获准用于治疗孕期发烧的非处方药。 ACOG主席史蒂文·弗莱施曼(Steven Fleischman)博士指出,特朗普的声明“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并且危险地简化了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诸多复杂病因”。 今年9月,自闭症科学基金会(the Autism Science Foundation)也发布声明指出:“对乙酰氨基酚与自闭症之间的任何关联都是基于有限的、相互矛盾的和不一致的科学证据,并且在当前的科学证据下不成熟。” 同月,母胎医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也表示,“目前,关于在怀孕期间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是否会增加自闭症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风险的科学证据尚不明确。” 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兼流行病中心主任詹妮弗·努佐博士(Jennifer Nuzzo)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没有任何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这样的做法很不负责任,这些内容不应解读为医疗建议。 母胎医学学会2021年的一份声明指出,孕期(尤其是在孕早期)未经治疗的发烧会增加流产、早产和其他问题的风险。美国医学会也称,孕期未治疗的发烧和疼痛可能对母婴双方造成风险,例如流产、出生缺陷和高血压等。 母胎医学学会出版委员会主席朱迪特·路易斯(Judette Louis)博士说:“治疗发烧真的非常重要。如果她们(孕妈妈)不服用泰诺且持续发烧,就可能早产。”早产以及不治疗疼痛和发烧的其他潜在后果本身就是自闭症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因素。 科赴中国也在回复每经记者时提到,他们担忧在咳嗽、感冒和流感季节即将到来之际,用户可能受到相关错误信息的误导,对于在怀孕期间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而产生困惑。该公司建议准妈妈在服用任何非处方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之前咨询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FDA局长马丁·马卡里(Martin Makary)在周一发表的声明中也缓和了特朗普的言论,承认两者之间没有确凿的因果关系,并表示:“本着患者安全和谨慎用药的精神,临床医生应考虑在孕期尽量减少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常规低烧。此外,还应考虑到,在所有止痛药和退烧药中,对乙酰氨基酚是孕期最安全的非处方替代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