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银基金旗下多只基金表现亮眼) 中国网财经9月22日讯(记者 张明江)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拂去过去三年的行情低迷的阴霾,医药行业再次成为市场的“心头好”,一众医药主题基金业绩爆发,多只基金年内净值涨幅翻倍。 医药主题基金业绩普涨 中银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业绩亮眼 2021年至2024年,创新药公司股价经历了三年回调,随后进入一年震荡期,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港股创新药板块年内出现多只翻倍股,部分个股年内涨幅甚至已超2倍、3倍。不过医药主题基金业绩分化同样明显,港股创新药相关主题基金年内业绩大涨,一些中药及医疗器械主题基金表现不佳,医药主题基金首尾业绩差距超100%。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包括ETF基金在内,可统计的564只(A/C类份额分开计算)医药主题基金年内平均涨幅43.57%。(数据来源:Wind,2025.1.1-2025.9.12) 中银基金旗下由郑宁管理的多只医药主题基金今年业绩表现亮眼。据二季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84.1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54.21%;中银创新医疗混合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63.6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9.34%;中银大健康股票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67.8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7.79%;中银医疗保健混合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56.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8.40%。(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止日期:2025.6.30) 对于市场表现,中银基金旗下基金经理郑宁在二季报中表示:“今年最欣慰的一点就是创新药的产业趋势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不枉费我们过去三年的坚持,我们坚定认为这一轮创新药的股价表现是分子端盈利驱动的,这几年我们就可能看到创新药板块的利润爆发,因此预计这一轮行情的持续性会比较强。“ 二季报同时表示,团队很少会去对短期行情做判断,是因为短期扰动因素太多,而一旦时长拉长,主要矛盾清晰无疑,就是分子端自由现金流的兑现。“我们持仓的创新药龙头就是走在这条健康的路上,在一个中性的DCF模型下,其隐含WACC还是比较高的,意味着这些资产的风险收益比能够满足我们投资组合的要求。当然,我们也在动态更新风险收益比模型,二季度就是在持续加仓走出经营拐点的一线传统药企。” 仍看好下半年创新药机会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成为引领市场上行的主流板块之一,尽管近期有相关消息扰动市场,整体波动加大,不过医药板块尤其创新药或仍“长坡厚雪空间广阔”。 对于医药行业和创新药板块后市,郑宁在刚刚发布的半年报中表示:“我们认为创新药产业趋势依旧较强,除肿瘤领域下一代免疫疗法和组合疗法的潜在积极进展外,我们在自免、代谢及其他一些领域或都将看到积极进展,这些领域未来的药物治疗格局和企业生态在不断演进,科学上的和商业上的变化都将对企业和研发管线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在非药领域,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子行业的格局、景气度、长期担忧因素的拐点和改善,中国医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多领域呈现。我们将围绕产业主要矛盾和主要趋势,在充分考虑风险收益比的情况下,基于中长期价值判断,不断提升组合生命力。” 复盘这一轮创新药上涨,郑宁认为,这是典型的基本面驱动行情,无论是BD出海、利润兑现,还是研发进展,都实现了超预期发展,叠加估值便宜、政策鼓励、机构欠配等利好因素,创新药板块得以持续上涨。 在产品配置时,郑宁对港股创新药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业内较早布局港股市场的基金经理之一,他在2023年底发行了中银港股通医药基金,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表现。“相比A股,港股创新药的风险收益比或更具吸引力,一些龙头公司估值可能被低估,是当前值得配置的方向之一。” 郑宁认为,创新药板块的价值仍在被持续发现。从产业视角看,未来或仍有较大的价值发现的空间,中国的创新药产业可能成为中国出口结构中比重不小的战略产业和全球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业绩回顾: 中银港股通医药A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度-11.60%/-11.84%,2025年上半年70.08%/37.29%。中银港股通医药C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度-12.33%/-11.84%,,2025年上半年69.45%/37.29%。 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指“混合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银河证券。 中银创新医疗混合A成立于2019年11月13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7月1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88.45%/38.53%、2021年度-5.93%/-8.99%、2022年度-12.04% /-17.81%、2023年度-9.35%/-9.51%,2024年度-11.52%/-9.79%,2025年上半年54.08%/1.93%。中银创新医疗混合C成立于2020年10月30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7月1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5.32%/1.55%、2021年度-6.31%/-8.99%、2022年度-12.39%/-17.81%、2023年度-9.60%/-9.51%,2024年度-11.85%/-9.79%,2025年上半年53.96%/1.93%。 中银医疗保健混合A成立于2018年6月13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10月13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0年度89.84%/31.76%、2021年度-1.94%/-6.67%、2022年度-22.96% /-14.32%、2023年度-0.72%/-7.32%、 2024年度-8.65%/-6.81%、2025年上半年51.59%/1.63%。中银医疗保健混合C成立于2020年09月07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2年10月13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2.60%/-0.73%、2021年度-2.32%/-6.67%、2022年度-23.27%/-14.32%、2023年度-1.09%/-7.32%、2024年度-9.02%/-6.81%、2025年上半年51.31%/1.63%。 基金经理在管同类产品中银创新医疗混合、中银医疗保健混合,同类指“混合基金-行业偏股型基金-医药医疗健康行业偏股型基金”,银河证券 中银大健康股票A成立于2020年05月27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2月28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27.13%/8.63%、2021年度-5.59% /-1.72%、2022年度-8.42% /-18.79%、2023年度-3.10%/-11.78%、2024年度-7.05%/-2.86%、2025年上半年57.11%/4.43%。中银大健康股票C成立于2020年10月16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2月28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成立至2020年底5.05%/-1.88%、2021年度-5.97%/-1.72%、2022年度-8.80%/-18.79%、2023年度-3.48%/-11.78%、2024年度-7.41%/-2.86%、2025年上半年56.81%/4.43%。 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指“股票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标准股票型基金”,银河证券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中银港股通医药、中银创新医疗、中银医疗保健、中银大健康属于R4风险等级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C4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中银港股通医药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需承担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