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东太初4.0大模型发布 武汉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9月19日,2025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会上,紫东太初4.0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正式发布,该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打造。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紫东太初4.0具备“边看、边识、边思”的认知能力,在高阶语义理解与推理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技术演进层面完成了从“纯文本思考”、“简单操作带图思考”到“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的三重跃迁,迈向通用多模态推理新阶段。 所谓“细粒度多模态语义思考”,是指大模型能模仿人类交叉注意力机制,以关注、放大、旋转、定位等操作认知物理世界,推动模型从被动分析向主动思考实现根本转变。在实际应用中,紫东太初4.0首次实现180分钟长视频深度理解与秒级精准作答,长视频推理问答、检索能力登顶6项数据集。 为推动紫东太初4.0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产业价值,论坛同步宣布“紫东太初云”平台正式发布。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家俊表示,紫东太初云是国内首个多模态大模型原生协同云,也是首个全栈国产化万卡智算云,涵盖算力服务、大模型训推、应用开发、具身智能四大核心板块,面向企业提供从算力支撑、平台服务到应用落地的全链路能力。上线后,该平台将运用全栈AI能力深入赋能企业核心业务,立足湖北优势产业打造一批标杆案例,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大模型能力转化为产业动能。 现场,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启动“十万卡多模态大模型异构智能训练平台”,为大模型技术加速迭代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现场共有28家企业签约成为“紫东太初”生态合作伙伴。“紫东太初”生态合作体系覆盖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数据智能、行业应用等领域。 以武汉紫东太初为代表,武汉已崛起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此次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2024年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 目前武汉已聚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000余家,全市在用的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60余个,初步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近年来,武汉出台实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系列政策举措,聚焦智能芯片、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四大细分赛道,推进智能穿戴、智能座舱、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集群加速发展。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
3 小时前
昨天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