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三分天下”终焉?英伟达牵手英特尔共同开发产品,AMD又该如何应对 ...

来自: 和讯财经 收藏 邀请

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双英”合作,像极了朝堂新贵牵手世家大族,前者风头正盛,有不可替代的AI 芯片壁垒,后者风光多年,有众多用户与大量专利。当曾经的竞争对手谈起合作,尤其双方还有着改变业界规则的话语权和能力,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英伟达、英特尔线上发布会,左为黄仁勋,右为陈立武 图源:发布会截图

北京时间9月18日晚间,两大芯片巨头,英特尔及英伟达“突然”宣布达成合作。9月19日凌晨,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出现在同一场线上发布会上,以“为下一个计算时代创造创新解决方案”为主旨介绍了此次合作。两家公司剑指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和边缘计算等规模合计超500亿美元的市场。

“双英”合作被业界视为一个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事件。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介绍,双方业务横跨PC(个人电脑)、服务器的CPU(中央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以及AI(人工智能)算力,双方的合作相当于将CPU、AI处理器等多个PC模块和多种芯片架构拉通了。英伟达、英特尔、AMD三分天下的格局或因此宣告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这场合作的背景:英伟达在一些重要市场发展不顺;英特尔近年来也略显“疲态”,其3纳米芯片在多方面的表现未达预期,x86架构下的芯片直接落地AI场景较为困难,且公司同样受政治因素影响。

此时的两大巨头牵手,让未来再增变数。

合作会为双方带来哪些机遇

9月18日晚间,英特尔及英伟达官网“突然”上线了两份相同的英文公告,两大芯片巨头正式宣布达成合作,还是关系紧密的那种――英伟达计划收购英特尔部分股份。

对于这场联合,“双英”共同宣布了三件事:

第一,双方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化的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产品;

第二,“双英”将共同打造产品,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处理器,同时还将面向市场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RTX系列图形处理器)芯粒(Chiplet)的x86架构系统级芯片(SoC);

第三,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认购英特尔普通股。

消息一出,芯片圈直接“炸了锅”。要知道,此前有不少传言,甚至一度传出美国政府将收购英特尔的消息,但没什么人猜到“买家”是英伟达。同一时间,陈立武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与黄仁勋的合照。他还发文称:“很高兴与自己的好朋友合作。”

不过,几个小时后(9月19日凌晨),黄仁勋并未和陈立武在线下“合体”出席新闻发布会,而是各自守着一块屏幕,共同现身了线上发布会。

发布会上,陈立武这样评价此次合作:“这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历史性合作,我称之为‘一个我们可以共同合作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我们为英伟达成为英特尔的投资者而感到自豪。”

黄仁勋和陈立武并未披露合作产品的上市时间,但介绍了合作带来的预计收益。根据黄仁勋的说法,双方将重点关注AI基础设施及PC的机会,如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机器人等细分领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郑雨航 摄

对英伟达来说,合作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三个:

第一,英伟达现在就可以使用英特尔x86架构CPU,将其直接集成到英伟达的生态系统中,共同打造“世界上从未见过的新型集成图形笔记本电脑”。

第二,英伟达可在使用独立GPU的游戏用户和职场用户之外,进一步扩展自己的PC业务。

第三,双方将成为彼此的大客户,向对方销售CPU及GPU,从而带动业绩增长。

“我认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在建立的伙伴关系将解决(应对)一些每年(涉及)25亿~500亿美元的机会。”黄仁勋称。

“两家的业务实在是太互补了,如今‘合体’,只要互相不打架,好好合作,效果是很‘恐怖’的。”陈佳9月18日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直言,“双英”组合是个契机,也许会成为奇迹,当然也有失败的可能。

试探性合作还是宣布“三分天下”格局告终?

陈佳受访时还提到了AMD,这家公司凭借CPU+GPU模式,与手持GPU的英伟达、拥有x86护城河(用于CPU)的英特尔“三分天下”。

在陈佳看来,随着英伟达与英特尔此次合作,国际芯片市场“三分天下”的格局或将改变。

“如果说昨天我还比较看好AMD的话,那么今天我肯定更看好英伟达+英特尔了,因为二者各自的强项是真能补足对方短板的。AMD在正面战场很难同时对付这两个对手,所谓的‘三分天下’,从今天开始不复存在了。”陈佳称。

但陈佳也表示,未来AMD一样可以采取“抱团”模式,可选择的合作对象有很多,“要看AMD愿不愿意,(看)以什么样的姿态(合作),关键是价格”。

振芯荟首席产业专家吴征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双英”合作对芯片市场格局的影响,尤其是对AMD的影响。

“对两家公司(英特尔、英伟达)一定都是利好,现在最担心的应该是AMD了。”吴征说,不过AMD既做CPU也做GPU,此格局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算是两边都兼顾,因此对公司来说影响还不算特别大。

提到芯片市场的兼并重组,吴征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金额来看,英伟达投入的50亿美元(指向英特尔投资)虽然不少,但对比两家公司的体量来看其实并不算大。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投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二者的合作意愿,毕竟双方手里都有“护城河”,英特尔还有相对“保守”的“基因”。“双英”能在多大程度上技术互通或是开放合作还有待观望。

“(两家)产品级的融合早就有了,现在如果要把它变成芯片级的融合或者生态级的融合,还比较难。我认为(双方合作模式)会是简单的叠加。”吴征直言,在他看来,此次更像是“双英”的一次“试探性”合作,英伟达虽然押对了AI赛道,但也需在云侧、边策和端侧等方面进行一定补充。

英特尔总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郑雨航 摄

英特尔的专利数量优势或为将来埋下变数

英伟达要冲进新市场,那英特尔需要什么?

在陈佳看来,英特尔最近遇到了三大战略问题:

第一,英特尔芯片“挤牙膏”导致产品被市场质疑,且最新3纳米制程芯片在多方面均未能达到预期;

第二,x86架构下的芯片在AI场景直接落地较为困难,更多还是要依靠显卡、算力卡或者NPU进行辅助才能实现;

第三点,陈佳认为这可能是最致命的一点,即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对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威压,“一度导致英特尔发生公关危机”。直到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陈立武后,其股价走势才有所恢复。

吴征也认为,此次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很突然,不排除受到了各类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我们觉得,(双方)其实是带着疲态的??相对来说,应该是英特尔的疲态更明显一点。英特尔做这个决定很英明,因为已经有颓势了,那肯定是要求变。”吴征称。

陈佳认为,本次英伟达收购英特尔部分股份的行为,不能仅看作竞争对手间的财务收购,可视其为美国半导体芯片产业链战略重构。其背景和意义涉及多个方面,比如:

第一,这是进一步强化美国在半导体和AI领域的全球战略优势;

第二,考虑到英特尔如果不能满足白宫会面时对特朗普的承诺,市场担忧英特尔存在被美国政府收购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不大。此刻英伟达出手,实际上对各方都是共赢,至少短期内消除了其被美国政府收购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在陈佳看来,由于二者估值体量差距显著,此次合作目前还是由英伟达主导,但以后也很难说。“毕竟英特尔拥有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海量专利,以后一旦缓过劲儿来,这个优势会逐步放大。在这方面,英伟达作为后来者是不如英特尔的,所以这场股份收购以后的变数还很多。”陈佳分析说。

此外,双方的合作内容也值得注意。若未来英伟达仅向英特尔采买CPU和销售GPU,其实并不算完全解决了英特尔的痛点,毕竟英特尔未来还计划成为媲美甚至赶超台积电、三星的“代工大厂”。而英伟达目前的旗舰芯片代工方为台积电,且体量相当大。未来,英伟达是否会考虑将部分订单转向英特尔?

面对代工的问题,陈立武及黄仁勋均未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明确回应。不过,黄仁勋提到他非常尊重台积电,将继续与其合作。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腾讯混元3D3.0模型落地 游戏AI“军备赛”步入深水区发布时间:2025-09-19
下一篇:
华为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发布时间:2025-09-19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