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演示两次“翻车” Meta首款带显示屏智能眼镜能否点燃消费市场?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北京时间9月18日8时,一年一度的Meta Connect大会召开。Meta CEO扎克伯格在发布会中畅谈AI眼镜的发展,并在发布会上“端”出了3款新产品:Meta Ray-Ban Display、Oakley Meta Vanguard和第二代Ray-Ban Meta。其中,首款带显示屏的消费级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成市场关注焦点。 具体来看,Meta Ray-Ban Display主要有两大创新点,一是在右镜片内侧配备了彩色显示屏,二是配备了一个神经腕带——Meta Neural Band,用户可以使用手势与抬头显示屏进行交互。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现场的AI演示环节还出现了两次“翻车”,扎克伯格将其归于“网络问题”。 但从专业分析机构与智能眼镜厂商的反馈来看,真实市场影响可能不如表面热闹,这款产品在整个智能眼镜市场中仍属价格偏高的存在,对于智能眼镜市场需求的刺激效果预计会带来阶段性需求抬升,但未来将温和加速而非“陡增”。歌尔股份(002241.SZ)、豪威集团(603501.SH)、水晶光电(002273.SZ)等国内在智能眼镜领域具备供应能力的上市公司也都不约而同在半年报中提到了智能眼镜这一新兴市场的“繁荣景象”。 显示屏与神经腕带成核心亮点但演示环节出现两次“翻车” 此次Meta Connect大会上,扎克伯格发表主题演讲,并推出了3款产品:首款带显示屏的消费级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首款运动眼镜Oakley Meta Vanguard和第二代Ray-Ban Meta。其中,Meta Ray-Ban Display堪称本次大会的核心亮点,起售价为799美元,并将于9月30日上市。 具体来看,外观上Meta Ray-Ban Display与 Ray-Ban Meta眼镜相似,但值得一提的是,该眼镜在配备摄像头、扬声器与麦克风之外,还在右镜片内侧配备了彩色显示屏。据了解,该产品支持Meta AI的视觉效果、消息和视频通话、照片预览和放大、行人路线导航、实时字幕和翻译以及音乐播放。 此外,每副眼镜都配备一个神经腕带——Meta Neural Band,用户可以使用手势与抬头显示屏进行交互。这款神经腕带的电池续航时长可达18小时,可通过检测用户前臂肌肉发出的微弱电信号,实现进阶手势操作,如捏合、滑动、轻敲、旋转以及通过手势控制镜片中的界面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现场的AI演示环节还出现了两次“翻车”,一次是在直播中让Meta AI帮忙制作菜品时未能给出正确回应,另一次是在试图使用手环做手势接听视频电话时失败,扎克伯格将其归于“网络问题”。 谈及此次的两大创新,IDC中国分析师叶青清告诉财联社记者:“Meta通过语音与神经腕带等新型交互突破屏幕限制,使AI更自然地融入现实操作。从交互方式来说眼镜日后有望将交互边界从GUI拓展至由图像直接输入,AI或作为调度中心,根据用户实时场景调用最合适的输入方式,也为元宇宙的空间计算提供更多接入口。” 一位智能眼镜专家李龙在则告诉记者,神经腕带未必能很好的解决人和眼镜交互方式不够理想的问题。“神经腕带对用户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必须再佩戴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只为了和眼镜交互使用,这样就会增加用户使用的成本。”他同时提到,其他的交互方式大家都在探索,神经腕带只是其中之一。 除了Meta,其他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也在智能眼镜领域持续发力,此前苹果也计划推出首款智能眼镜。 不过,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研究分析师Flora Tang告诉记者,尽管其他竞争对手推出了新产品,但Meta在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份额在2025年上半年仍升至73%。在此期间,雷朋Meta AI眼镜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00%,这反映了强劲的市场需求以及Meta主要生产合作伙伴Luxottica产能的提升。 将温和加速而非“陡增” 离规模普及还有一段距离 带显示屏的Meta Ray-Ban Display眼镜作为Meta预告已久的一大项目,市场期待AI/AR眼镜能够日渐火爆。从目前各方反馈来看,这款产品在整个智能眼镜市场中仍属价格偏高的存在,对于智能眼镜市场需求的刺激效果预计会带来阶段性需求抬升,市场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出来,但未来将温和加速而非“陡增”。 根据IDC数据,全球AR&ER市场主要价位段集中在500美金以下,全球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主要价位段集中在400美金以下。叶青清认为,Meta Ray-Ban Display 加神经腕带套装定价799美元,在整个智能眼镜市场中仍属偏高的存在,“该产品并非走性价比路线,而是凭借创新的交互模式、单目全彩显示技术和此前在无屏眼镜市场积累的经验路线,作为技术创新产品来去开拓新的细分市场。”叶青清阐释道。 李龙在认为,虽然这款眼镜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每个技术都是成熟使用过的,但是在产品上做了一个让人很意外的技术组合,基于Meta原来的AI眼镜增加了单目全彩显示,市场的需求能很大程度被激发出来,“因为Meta的AI眼镜卖得非常好,带显示的可以看做是一种升级款,应该会有很多人购买。” 一位Counterpoint Research智能眼镜行业分析师也认为,相较高价头显,这是更接近大众的价位,会带来阶段性需求抬升,但渗透仍取决于渠道覆盖、内容、应用与续航表现。该分析师判断,未来12个月出货将温和加速而非“陡增”。 IDC数据预计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1426万台,同比增长39.2%;2026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同比增长将达到66.1%。智能眼镜市场在全球范围仍然以Meta为主要发力厂商。 不过,虽然当前智能眼镜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智能眼镜距离规模普及还有一段距离。 叶青清认为:“当前国内AI眼镜的发展主要面临硬件基础、应用生态和品控等多重挑战。在硬件层面,主流产品普遍存在重量、续航、散热等基础体验短板,制约了其作为日常穿戴设备的实用性,同时也导致了用户实际体验与预期的落差。应用生态方面,缺乏杀手级应用使得眼镜多数功能仍可被其他终端替代。” 她进一步预测,未来行业将呈现双线并行的发展路径:轻量化眼镜将从单一的"音频拍摄工具"升级为多功能"个人生活助理",消费群体也将从早期尝鲜用户向运动健康、移动办公、智能家居、社交娱乐乃至无障碍辅助等多元化领域加速渗透;与此同时,专业级头戴显示设备将继续深耕垂直领域,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鸿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市场开发副总经理刘怿也告诉记者,“对于追求无限接近普通眼镜的重量和形态的AR眼镜来说,MicroLED还是唯一的解。” 从AI设备转向AR体验智能眼镜产业链或受益 美银最新报告指出,随着市场重心从AI设备转向AR体验,消费电子硬件的供应链格局将迎来一轮大洗牌。智能眼镜组件的市场规模预计会从2024年的不足10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超140亿美元。 正如叶青清所言,目前国内的带屏眼镜更多的是传统AR和ER产品,已经存在比较稳固的发展模式和厂商格局,但轻量级带屏智能眼镜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入局的厂商还不是非常多,主要以Rokid glasses和Inmo等产品为主。随着市场热点的发酵、供应链成本下探和显示技术的升级,后续会有更多厂商跟进推出单色和全彩的轻量级智能眼镜产品。 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市场出货量255.5万台,同比增长54.9%。其中,中国AR/VR市场出货量15万台,同比增长18.7%。 记者梳理发现,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的增加,也使得相关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从国内在智能眼镜领域具备供应能力的厂商来看,歌尔股份、豪威集团、水晶光电等上市公司都不约而同在半年报中提到了智能眼镜这一新兴市场的“繁荣景象”。 上半年,智能眼镜产业链相关供应商业绩整体呈上升态势。公告显示,歌尔股份今年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375.4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水晶光电上半年实现总营收30.20亿元,同比增长13.77%,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17.35%;豪威集团上半年则实现实现归母净利润20.28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 对此,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豪威集团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智能眼镜这一业务板块的增速很快,但想要转化为特别高的业绩,可能还需要时间。歌尔股份证券部人士也表示,公司很看好智能眼镜业务的发展,也在该领域进行了布局,包括精密零组件和智能整机,“如果市场整体往上走的话,(这些布局)都会有比较不错的趋势,当然这个是前提,还需要继续观察。” “智能眼镜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光学波导厂商和光电显示芯片厂商都是利好,当然各技术路线也都有各自的困难和挑战要去不断攻克。”刘怿预测,AR眼镜或将在26年进入爆发期,27年各大头部公司彩色显示的AR眼镜产品都可能发布上市。 (文章来源:财联社)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