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稳增长方案为L3级智驾迈出关键一步

来自: 和讯财经 收藏 邀请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今年以来,智能驾驶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细化,从产品宣传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到禁止车企未经审批进行公开测试,再到规范OTA升级……一系列收紧措施,让部分人误以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将陷入停滞。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监管部门的整体布局来看,这些政策是在引导行业从无序竞争转向有序发展,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安全保障。

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这无疑为L3级自动驾驶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监管思路逐渐清晰,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积极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按照《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规定,L3级自动驾驶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通俗来讲,在特定条件和场景下,L3级自动驾驶允许驾驶员完全脱手,由系统接管驾驶任务,但驾驶员仍需保持警觉,随时准备重新接管车辆控制权。

与L2级辅助驾驶相比,L3级自动驾驶的核心区别在于责任主体的部分转移。在L2级阶段,驾驶责任主要由驾驶员承担;而在L3级自动驾驶的情况下,“人机共驾”的场景,需要相关企业必须在技术研发、安全测试、法规合规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以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次《方案》的发布,是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2021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管理、安全沙盒监管,到开展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政策框架。《方案》的出台,则进一步明确了L3级自动驾驶的发展路径,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政策指引。

在推动L3级车型生产准入的同时,《方案》还强调了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保险法规的调整,是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前提。只有明确了事故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机制,消费者才能真正放心地使用L3级自动驾驶汽车,车企也才能在法律框架内大规模推广相关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为L3级自动驾驶开闸,并不意味着要放松监管。相反,监管部门对行业的指引和约束会更加细化,这也在提醒相关企业,要在产品研发、推广过程中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确保合规运营,稳步推进才能赢得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接纳和信任。

从长远来看,此次《方案》为L3级自动驾驶开闸,不仅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人们的未来出行带来诸多改变,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在重塑产业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