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付克友 黄博文 每经编辑|陈旭 每经评论员 付克友 黄博文 从宏阔磅礴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从初期的理念构建迈向深化务实的实践阶段,这是“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举办六年来的路线图。 9月9日,第六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以“共建优质营商环境 共享纳税服务新进展”为主题拉开帷幕。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部门负责人,13个国际组织以及近50家中外跨国企业的代表汇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为全球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经贸合作的持续深化,离不开高效、协同的税收环境保驾护航。税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共同语言”,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2019年4月,中国首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为共建国家税收合作提供了制度化的平台。 六年来,该机制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目前已有38个成员和30个观察员,构建起一张横跨五大洲的税收合作网络。今年4月,德国工业联合会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合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合作机制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六年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凝聚各方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该机制的独特价值在于,构建了立体化合作架构,通过理事会统筹决策、秘书处执行协调、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开展培训、论坛凝聚共识,形成了从政策制定到实践落地的完整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已建立六所“一带一路”税务学院,累计为来自120多个国家(地区)的7000多名财税官员提供了160多期培训,显著提升了共建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 机制的发起虽然来自中国,但其带来的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而这样的机遇和成果,还在持续深化。 在今年论坛为期三天的议程中,与会代表围绕税收征管产品体系、纳税服务产品体系、税收法治建设等六项议题开展深入研讨。特别是通过发布《“一带一路”税收征管产品体系(1.0版)》和《“一带一路”纳税服务产品体系(1.0版)》以及相关产品,全面归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熟案例,为共建国家提供更完整的参考与借鉴范本。 这一机制在未来还将持续更新产品体系,通过“动态迭代”确保其始终贴合跨境投资需求。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使税收合作真正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导航仪”。 这种创新源于对发展需求的精准把握。共建国家税制差异大、征管能力参差不齐,抽象的政策宣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产品化共建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场景化应用,能让税收合作从“务虚”转向“务实”。 六年来的成果证明,“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不仅是各相关国家(地区)税务部门共商征管协作、共促贸易便利的重要平台,更是以税收为纽带,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扫清障碍、注入动能的有效载体。 论坛释放的信号清晰而坚定:税收合作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程。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以规则为基石、以发展为导向的合作范式,正是破解全球治理困局的关键。这场跨越大陆的税收对话,将继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税务力量。 税收合作的新篇章正在书写,而它的主题永远是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