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砚丹 每经编辑|金冥羽 2025年9月9日,A股市场震荡走弱,三大指数全面调整,创业板领跌。沪指跌0.51%,收报3807.29点;深证成指跌1.23%,收报12510.60点;创业板指跌2.23%,收报2867.97点。 前期抱团大涨的科技蓝筹杀跌。工业富联大跌超5%,中芯国际下跌超10%,成为拖累市场杀跌的主力。 与A股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港股市场表现强劲。截至15:00,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过1%。 港股市场走强与南向资金关注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延续强势流入态势,成为引导港股市场情绪的核心力量。丁冬财经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15:00,南向资金全天净流流入超过70亿元。 2025年以来南向资也是推动港股市场走强的重要因素。Choice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已于9月2日突破1万亿港元,刷新年度净买入金额的历史记录。 但在众多港股通个股中,南向资金的选择也冷热不均。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9月1日~8日期间,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对阿里巴巴持续保持大额净买入,连续六个交易日“港股通净买入额” 位居所有标的个股之首。即使9月2日至9月4日阿里巴巴股价出现下跌,也不改南向资金流入热情。短短六个交易日,港股通净买入金额已达到186.93亿港元。 这一数据大幅超过其它个股。浙商国际统计了上周港股通数据后指出,2025年9月1日至9月7日,阿里巴巴港股通净买入金额远超过第二名中国平安,较后者高出近百亿港元。 南向资金流入同时,阿里巴巴港股股价表现整体震荡向上。今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超过2%,逼近年内高点。 国元国际控股指出,港股市场外部环境整体稳定,呈现出较强的结构性牛市特征。政策预期目前仍然是支撑港股估值的另一个支柱,预计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配置方面,近期可以关注新消费和互联网板块的龙头个股,以及受益于政策引导的国产替代概念或者受到外部融资环境改善的创新药行业等,这些题材板块在市场上行期间更容易受到资金关注。同时,长期投资者可逢低配置能源、通讯、公用事业等具强现金流能力和分红能力的红利板块,以应对潜在的外部冲击。衍生品交易方面,港股短期内波动可能性相对较低,投资者可适当卖出期权组合降低持仓成本。 另外,南向资金对于科技等板块的集中布局,也为近期遭遇9月初期震荡、尤其是因为寒武纪、“易中天”为代表的科技板块震荡而“受伤”的A股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思路。 华龙证券指出,市场受到一定的内外部因素扰动,但基本面预期向好明确,有利于支撑板块估值扩张,叠加政策面支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向好运行。 行业及主题配置方面,华龙证券建议配置以下三个方向: 一是科技和先进制造等成长方向。继续关注AI+、自主可控、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国防军工等细分领域及景气延续方向。 二是“反内卷”政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反内卷”行情持续性较强,继续关注行情扩散方向。关注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细分行业方向。 三是内需政策发力方向。关注内需政策动向带动的行业机会,如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汽车、消费电子,以及“两重”“城市更新”等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王砚丹 编辑|金冥羽 易启江 校对|陈柯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