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汪润怡:下个风口将是中国引领的全球汽车产业新 ...

来自: 和讯财经 收藏 邀请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作为全球汽车技术领军企业,采埃孚集团凭借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前瞻布局与深度本土化实践备受关注。自1981年进入中国市场,公司已在华建立50多家工厂与5家研发中心,持续推进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演进。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期间,证券时报记者围绕在华投资、技术输出、供应链布局及行业展望等话题对采埃孚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汪润怡进行了采访。

与中国汽车产业

共同成长共赢未来

证券时报记者:采埃孚近年在华投资力度显著加大,这些投资布局有哪些新特点?

汪润怡:采埃孚近年来在中国的投资,确实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这与中国市场的变化和我们的全球战略紧密相关。一是从“为中国制造”到“与中国共创”,过去引入全球技术本土化生产,如今联合本土伙伴创新,成果服务中国且反哺全球;二是聚焦电动化、智能化,从传统零部件商转型为产业变革核心参与者;三是构建本土生态圈,不再局限独资建厂,与本土供应商、科技公司战略合作,打造韧性供应链,快速响应市场、应对全球挑战。

我们坚信,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采埃孚将继续加大投入,与中国汽车产业共同成长、共赢未来。

证券时报记者:您曾提到,采埃孚已经从“在中国,为中国”,向着“在中国,为全球”的目标快步前行,采埃孚中国区的战略经历了怎样的迭代?

汪润怡:这是我们战略演进的核心所在。以中国为主题的采埃孚亚太区的角色确实经历了深刻的迭代,其路径可以概括为,从“销售与生产本地化”到“研发与创新本地化”,最终迈向“能力与供应链的全球化输出”。

这种战略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我们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响应速度更快,产品更贴合需求,我们为国内品牌定制开发的产品,从概念到量产的时间缩短至8到12个月,而以往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这就是“中国速度”带来的竞争力;技术创新引领,定义行业标准;成本结构优化,全球竞争力增强,我们生产的产品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也服务于国际市场;技术反哺全球,并实现双向赋能。

向“在中国,为全球”

稳步迈进

证券时报记者: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基地在集团全球供应链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汪润怡: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采埃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扮演着远比过去更加重要和多元化的角色。我们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在中国,为中国”模式,正逐步向“在中国,为全球”稳步迈进。

具体而言,中国基地承担着三大核心角色:全球规模的“制造与效率中心”。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高效的制造业生态体系。我们的50家工厂深度融入其中,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极高的生产质量和规模,为全球市场提供优质产品。

尖端技术的“孵化与先导基地”。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全球竞争最激烈、技术迭代最快的前沿阵地。因此,我们将最新技术率先在中国投入量产。许多先进产品都是首先在中国工厂实现规模化生产,在满足本土需求后,迅速扩展到全球供应链。

供应链韧性的“关键支柱”。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核心是增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采埃孚在中国的庞大布局,使我们拥有了一个高度自给自足、反应敏捷的区域化供应链体系。这不仅保障了中国这一最大单一市场的稳定供应,更在全球其他地区出现波动时,能够成为稳定全球供应的“压舱石”和“调节阀”。

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汪润怡:本届投洽会聚焦“数字、绿色、融合”三大板块,这精准地指向了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下一个巨大风口――“中国绿色智能汽车生态的全球化输出”。

这三个板块交汇点,正是下一个风口所在。它不再是单一的产品或技术出口,而是一个以智能电动车为载体,融合了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整体生态模式”的出海。

对于采埃孚这样的跨国企业,我们的角色就是成为连接中国创新生态与全球市场的“桥梁”和“放大器” 。

简而言之,下一个风口是参与和驱动一个由中国引领的、绿色与智能深度融合的全球汽车产业新生态。采埃孚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仅“在中国,为中国”,更将与中国伙伴携手,为世界。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