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鹏丽 每经编辑|张海妮 9月7日晚间,智度股份(000676.SZ,股价10.20元,市值129.06亿元)一纸公告揭露了控股股东正面临的“窘境”。 据悉,智度股份控股股东北京智度德普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智度德普)正被刘莉等12名有限合伙人(以下简称LP,合计出资比例为19.82%)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解散智度德普。 智度股份称,智度德普将积极沟通,妥善处理该诉讼事项。后续上述事项若进入诉讼程序并审理,如法院支持原告诉请,将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关系发生变化。 记者获悉,智度德普2014年实现对智度股份的控股,曾被广泛认为是“中国首例私募基金控股上市公司案例”。现在,这个经典案例走到了关键时刻。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9月8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在A股市场,以私募基金作为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案例仍属少数。合伙期限届满虽构成法定解散事由,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以“是否陷入持续僵局”为审查核心。如果多数合伙人已作出延期决议并继续以合伙企业名义运营,少数份额持有人仅凭期限届满起诉请求强制解散,获得支持的可能性较小。 但也有律师界人士告诉记者,当下,私募基金控股上市公司的要求和退出机制方面的法律还不十分健全,有实操经验的律师才有发言权。一般来讲,封闭式基金到期后优先按照基金协议约定处理;协议约定处理不了,才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控股股东被部分LP要求解散智度股份公告显示,公司9月5日收到智度德普的《告知函》。智度德普近日收到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的《应诉通知书》,刘莉等12名智度德普LP向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散智度德普,理由是目前智度德普合伙期限已到期,却未及时解散等。 智度股份在公告中称,本案系公司控股股东与其部分有限合伙人之间的诉讼纠纷,并非上市公司涉诉。公司具备完全独立的生产经营体系,目前各项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本次诉讼暂未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影响。目前,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获悉,智度德普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产品,成立时间为2014年12月,备案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到期日为2024年12月9日。该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为智度集团有限公司,运作状态为“正在运作”。 ![]()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