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提速迈入“新世代”。 9月5日,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开幕前夕,宝马新世代首款车型――新世代BMW iX3正式全球首发,带领宝马正式迈入新世代。宝马表示,“TA几乎在各个方面都焕然一新,却又比以往更宝马。” 与此同时,在宝马全球最大市场――中国,新世代也在加速到来。深度契合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中国专属版本BMW iX3也将于今年年内正式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 从现在起到2027年,宝马集团将在全球推出40余款全新或升级产品,每一款都将融入新世代的创新基因,宝马电动新世代已然到来。 新世代定义宝马下一代发展方向 对于宝马来说,新世代的到来代表了其在设计、技术、智能与驾控领域的全面革新,更定义了宝马下一代车型的发展方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无论搭载何种驱动系统,宝马全系产品阵列都将受益于新世代的创新科技。BMW iX3是首款投入量产的新世代车型。我们不仅将下一代最成功的纯电车型之一带上道路,同时也开启了宝马的全新时代。” 聚焦新世代BMW iX3,设计上,其以“浑然一体(Monolithic)”的设计语言,展现出宝马新世代的视觉体验精髓,并塑造未来BMW车型的设计走向。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表示:“借助全新设计语言,新世代BMW iX3展现出面向未来、现代且历久弥新的风格。但最重要的是,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宝马特色。” 在新世代BMW iX3上,宝马还首次应用座舱“视觉锥”概念,以符合下意识的驾驶视线设计,减少视觉焦点的切换时间与频率。座舱中,3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超感方向盘与超感中控四大创新交互界面联动,自然而然地引导视线与操作路径,实现“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路”的直观体验。 智能化的全面进阶,更是宝马新世代竞争力的根基。新世代BMW iX3采用全面升级的宝马第六代电驱系统,搭载革命性的大圆柱电池和全新800V高压平台。 其中,新车电池包采用“无模组”设计,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并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融入车身结构,不仅减轻重量、降低重心,还提升车内空间和空气动力学表现。 在电控方面,全新BMW自研“能量智控系统”作为中央控制中枢,支持软件远程升级。动力系统同样焕然一新,且为业界独有:后桥励磁同步电机升级,并结合全新紧凑异步电机组成高效双电机组合,实现能量损耗降低40%、整车效率提升20%,为驾驶者带来更直接、更灵敏、充满乐趣的电动驾驶感受。 不止于此,AI的加持更代表了新世代的发展潜力。基于新世代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新世代车型拥有4个“超级大脑”,分别运行负责车辆车载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动态控制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四大核心功能的软件平台。 其中,负责运行BMW首创全景 iDrive的超级大脑,与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协同,共同塑造宝马超感智能座舱的全新体验。它统筹协调行业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3D抬头显示及超感中控的各项内容,同时集成语音交互、娱乐与导航功能。BMW驾控超级大脑则首次实现了将动力传动系统与驾驶动态功能的深度融合,响应延迟低于1毫秒。 宝马打出“全球技术+中国定制”组合拳 新世代BMW iX3更重要的使命,是夯实宝马在中国的地位。在全球智电化转型最迅捷,竞争也最为激烈的中国市场,能否全面拥抱变革、创新,将极大决定未来走势。宝马和新世代BMW iX3显然给出了积极的答案。 专为中国消费者需求打造、基于新世代平台开发的新世代BMW iX3中国专属版即将于年内正式亮相。该车型不仅拥有新世代核心技术,还在智能座舱、驾驶乐趣、驾驶辅助和舒适性等方面为中国用户做了专属定制与调校。 具体来看,为中国量身定制的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融入本土数字生态,优化常用场景下中国用户的高频交互体验。 BMW智能个人助理也迎来全面升级,其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宝马定制大语言模型(LLM)技术,并将AI智能体引入座舱,核心能力包括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能够实现精准意图捕捉、复杂指令解析、模糊语义理解及严谨逻辑推演。 驾驶辅助方面,宝马携手本土合作伙伴Momenta共同研发高度适配中国道路环境和驾驶行为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实现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辅助驾驶,这一系统基于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能够像人类驾驶员一样理解复杂路况并做出决策,具备自我学习和进化能力。 驾控调教方面,针对中国典型路况与驾驶偏好,宝马工程团队对底盘与悬架系统进行了专属调校优化。舒适性方面,轴距加长超100mm,后排腿部空间显著提升,专属后排座椅由上海团队精心开发,座垫加厚加长,确保长途乘坐舒适性。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电池供应商,已于2024年底在沈阳生产基地启动大圆柱电池包试生产。大圆柱电池包的搭载让新世代BMW iX3国产版本可实现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CLTC续航超过900公里。也预示着,中国用户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体验到超长续航、高效充电与极致驾驶乐趣的全新电动出行体验。(中国经济网记者郭跃)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