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家公募上半年业绩曝光:易方达净利18.77亿元领跑,3家中小公司亏损超千万 ...

来自: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李蕾    每经编辑|彭水萍    

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其参股或控股的基金公司营收情况也随之曝光。

根据Wind数据,目前已经公布了营收情况的公募基金公司共有28家,其中上半年营收超过10亿元的公司共有8家,净利润过亿的则有11家。上半年最赚钱的三家公司是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和华夏基金,净利润分别为18.77亿元、11.8亿元和11.23亿元,也是全市场仅有的净利润超过10亿的三家公司。但也有公司上半年出现亏损,其中华西基金、浙商基金、江信基金亏损超过1000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部分基金公司能够在上半年实现盈利,甚至业绩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产品线布局上,全面多元发展的头部基金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这使得它们能满足不同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需求,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善于抓住市场热点和政策机遇等。反观出现亏损或业绩大幅下滑的基金公司,也有诸多因素制约,比如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业务较为单一,过度依赖某一类产品或业务模式,产品竞争力也不足,导致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 

8家公司上半年营收过10亿,有公司增长超40倍

先来看看这28家基金公司的营业收入情况。

根据Wind数据,今年上半年有22家公司营收过亿,其中还有8家营收超过10亿元。排在前三位的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广发基金,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96亿元、42.58亿元和38.98亿元。

富国基金的营业收入也超过30亿元,达到33.3亿元。另外鹏华基金、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等几家公司上半年营收也超过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部分基金公司的股东只披露了净利润数据,因此实际上营收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或不止这些。

再来看看营收增减幅,上半年共有11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增幅排名靠前的以中小基金公司为主,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是苏新基金,上半年营收2332.42万元,增幅达到4079.97%;排在第二的瑞达基金同比增长523.08%,但上半年营收仅有281.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也有部分营收在10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例如广发基金同比增长22.17%,中欧基金增长16.43%,上半年营收超42亿元的华夏基金也同比增长了16.05%。

11家基金公司净利润过亿

相比营业收入,基金管理人的净利润情况其实更受业内关注,因为这直接关乎基金公司的赚钱能力。

据Wind数据,在有可查数据的基金公司中,上半年净利润过亿的共有11家。其中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无疑是最赚钱的基金公司,三家机构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都超过10亿元,分别为18.77亿元、11.8亿元和11.23亿元。 

相比之下,上半年仍有多家公司出现净亏损,并且有公司亏损额超过1000万元。例如江信基金、浙商基金、华西基金这三家公司,上半年分别亏损1362.61万元、1050.83万元和1017.91万元。虽然苏新基金和瑞达基金上半年营收增幅远超其他公司,但这两家机构仍然没有扭转亏损的局面,上半年都出现净亏损;另外,南华基金也在净亏损公司行列中。

从这份统计不难看出,上半年出现亏损的公司都是中小基金公司,其中还有管理规模不足1亿元、排在行业末尾的公司,突显了中小公司的经营困境。

再来看看净利润涨跌幅情况。上半年增幅最大的是中邮创业基金,上半年净利润2725.68万元,同比增长106.3%;另外,财通基金、永赢基金的净利润增长也都相当强劲,上半年净利润分别达到9225.95万元和1.82亿元,同比增长80.6%和80.2%;此外,还有12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在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上半年共有18家基金公司营收、利润同比实现双增长,其中以头部公司为主。有中小基金公司虽然尚未扭转亏损局面,但这两项数据相比此前也有所改善,显示出向好的势头。

经营业绩分化背后:头部机构稳守高地,中小公司寻求破局

从2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头部公司与中小公司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头部公司凭借“六边形战士”的全面布局构建了护城河,部分中小公司则因核心短板陷入经营困境。

多家营业收入超10亿的头部公司,庞大的规模背后是全产品线覆盖的支撑。也就是说,既拥有能捕捉权益市场红利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也有稳定资金流入的债券型和货币基金,可在股市震荡时通过固收类产品缓冲风险。同时,头部公司的投研团队规模与布局能力也远超中小公司,在机构客户拓展、渠道合作上也具备天然优势。

当然,除了头部基金管理人,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在今年也展现了较为突出的盈利能力。以永赢基金为例,该公司上半年营收8.97亿元,同比增长42.16%;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幅也达到惊人的80.2%。作为宁波银行旗下的基金公司,永赢基金依托股东资源起步,近年来实现了管理规模与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引发行业关注。

反观出现亏损的公司,几乎都是中小机构。它们普遍缺乏股东资源与品牌影响力,既没有银行、券商等股东的渠道支持,也无法通过品牌吸引散户与机构资金,管理规模长期徘徊在行业末尾。不少中小型公司业务较为单一,经营情况受市场影响也较大,在基金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下,这些公司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掉队。

有公募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头部公司凭借规模、投研、渠道的综合优势持续领跑,另一方面中小公司需在细分赛道、特色产品上寻找突破口。随着投资者对基金业绩稳定性、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行业监管对合规经营、信息披露的持续强化,未来只有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持续打磨产品竞争力、建立差异化发展路径的基金公司,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40910070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银保渠道,何以狂飙?发布时间:2025-09-02
下一篇:
芯片巨头,明日复牌!发布时间:2025-09-02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