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 8月29日,农业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并召开业绩发布会。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增长2.53%;营业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0.72%。净利润、营业收入增速比一季度都有所提升,分别较一季度提升了0.7个、0.4个百分点,增长更有韧性。 业绩发布现场,农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志恒介绍,从盈利趋势看,净利润增速进一步提升,财务业绩保持向好态势,增长更有韧性;从盈利结构看,主营业务收入进一步改善,营收、拨备前利润、拨备后利润、净利润均同步实现正增长,增长更加协调;从盈利基础看,财务基本面扎实稳健,拨备余额持续超万亿元,增长基础更加坚实。 王志恒提到,下半年,农业银行将努力做好规模、定价、风险、效益等全方位的统筹平衡。 拨备余额保持万亿元以上至2025年上半年末,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较年初下降2BP。关注贷款率1.39%,较年初下降1BP。逾期贷款率1.22%,保持较低水平。拨备余额保持万亿元以上,拨备覆盖率295%,拨备余额和拨备覆盖率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王志恒重点介绍了该行上半年“三农”县域、服务实体经济、客户建设、改革创新以及风险防控等五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坚守主责主业,“三农”和乡村振兴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三农”信贷投放快速增长,总量已突破并站稳10万亿元,达10.77万亿元,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40.9%。重点领域方面,全力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拓展粮食全产业链信贷服务,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增速23.7%。特别是在网点布局方面,新迁建网点持续向县域、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倾斜,县域网点占比提升至56.6%。 第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不断优化。从“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来看,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4.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普惠贷款余额4.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9%;养老金融方面,个人养老金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71.9%。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超1100只,上半年为长辈客户提供上门服务77.6万人次。6月末养老产业贷款余额216.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6%。数字金融方面,积极推进智慧银行建设,截至6月末,“农银e贷”贷款余额6.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7%;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2.63亿户,居可比同业首位。 第三,坚持客户至上,长期发展根基巩固夯实。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个人客户总量达8.88亿户,保持同业第一。对公客户达1299万户,增速7.1%。 第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加速演进,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公开户新流程2.0加快推广,柜面开户时间进一步压缩,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第五,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案防堤坝持续筑牢。农业银行始终将防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加强风险形势的预研预判,在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同时,结合当前形势,重点把好“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科技风险”三大关口,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和运营安全。 将做好规模、定价、风险、效益等全方位的统筹平衡王志恒预计,下半年农业银行净息差将边际趋稳,盈利增长保持稳健,经营质效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他说,农业银行将努力做好规模、定价、风险、效益等全方位的统筹平衡,在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同时,力争实现跨越周期的稳定盈利增长和股东回报。 一是围绕营业收入“基本盘”,深化增收挖潜,确保财务基本面扎实稳健。 二是深耕县域乡村市场,不断巩固竞争优势,以更坚实举措、更优质服务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三是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扎实服务实体经济。 四是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持续夯实经营基础。 五是针对资产质量“关键点”,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进一步巩固经营业绩稳中向好势头。 王志恒还重点阐述了几个方面的平衡。一是平衡好规模与定价,推进更加协调的发展。持续加强量价两端动态协同,努力增加利息净收入。规模方面,稳定增长速度,优化增长结构,深挖有效信贷需求,进一步增加对实体经济金融供给,同时加大国债、地方债投资,推动生息资产总量结构协调增长。息差方面,精管理,优定价,加强精细化定价管理,提升资产边际收益;加强低成本稳定资金吸收,灵活安排主动负债,着力推动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 二是平衡好成本与收益,追求更加高效的发展。一方面,加强管控,进一步节约成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做好重点费用管控,进一步压降弹性费用,切实节约成本开支;另一方面,精细管理,提升效率,加强营销资源的投入产出,力争以更优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收益。 三是平衡好风险与盈利,确保更可持续的发展。资产质量稳定是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根基。将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加强房地产等系列重点领域信用风险防控,严控新发生不良,推动资产质量稳中改善,不断夯实盈利增长基石;同时加大已核销不良清收力度,努力提升对盈利增长的贡献。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