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扫地机器人公司,要造挑战布加迪威龙的车。这件事在2025年真实发生了。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根据计划,其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预计于2027年亮相。 追觅表示,公司将长期坚定布局汽车产业,将在坚持高性能、智能化与豪华质感的产品理念下,持续加码研发与创新,成为全球超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新标杆。 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头新秀林立,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图源:图虫) 追觅的底气何在? 追觅科技方面透露,公司将对汽车领域进行长期投入,目前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公司此前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及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积累,能够向汽车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方向的技术迁移。 截至2024年底,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其中45%为发明专利,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智能汽车核心领域。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起源于清华大学的“天空工场”。创始人俞浩是国内最早的四旋翼无人机研发者之一,也是全球首位三旋翼无人机的发明人。在校期间,他创立“天空工场”,探索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来,凭借自研高速电机技术,俞浩成立追觅开始深耕智能清洁赛道,相继推出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和高速吹风机等产品。 渠道或许也是追觅的底气来源之一。公司提到,其全球化渠道将成为其汽车业务出海带来优势。目前,追觅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000家线下门店,服务家庭超3000万,会员数量突破1100万。 追觅的造车进度、关注领域和未来节点会是怎样的?时代财经尝试采访追觅,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有效回复。 时代财经注意到,追觅科技已在招聘平台Boss直聘上开放了一个名为自动驾驶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的岗位,校招和社招皆可投递。具体待遇上,月薪区间在3万元-6万元(16薪),如果以此计算,候选人的年薪最高近百万。时代财经搜索发现,目前公司还开放了汽车海外销售经理、汽车周边产品销售经理、汽车海外销售负责人等岗位。 (图源:Boss直聘) 在岗位说明中,追觅提到,公司核心团队来自一线车企大厂,量产经验丰富,主攻下一代智驾方案。 同一份说明中,团队提到,目前已经获得了如下进展:1.依托追觅孵化的智驾团队,也以供应商的身份对外输出技术,现在已有部分一线车企意向合同;2.除了智驾算法方案,团队已经与国内top芯片公司合作,完成面向下一代智驾技术的芯片的初步规划,要做软硬一体化发展。 而对于当前入局的疑问,该岗位显示:“当前智驾的上限想象空间已被打开,我们只做高阶。”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追觅科技启动造车项目。时代财经注意到,求职平台脉脉上,最早在2023年就有用户询问追觅造车的情况。 据天眼查,今年1月,造车主体“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星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工厂规划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紧邻特斯拉、宁德时代的生产基地。股权结构显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俞浩通过太空翱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天空无限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持股80%。 天眼查还显示,追觅科技至今已经融资6轮,最近一次资本动作是2025年8月7日发生的一起股权转让。此前,追觅科技已经融到C+轮,背后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碧桂园创投、小米集团、昆仑万维等。 “确实财大气粗。”在追觅官宣造车的消息释放后,一名前追觅员工这样向时代财经表示。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今年追觅唯一的大动作。清洁家电起家的追觅2025年已经官宣多项新业务。 在今年3月底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上,追觅展出了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产品,从智能清洁领域跨界大家电。 日前,在影石和大疆互攻“后院”消息传出不久,追觅确认将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正积极组建专业的无人机研发团队。 在家电行业,跨界造车并非孤例。 美的(000333.SZ;00300.HK)、格力(000651.SZ)、海尔(600690.SH,06690.HK)此前就曾纷纷“上车”寻求机遇。 就在追觅造车消息官宣的前一天(8月27日),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宣布,完成战略入股汽车之家的交易交割及董事会改组。海尔集团通过旗下卡泰驰控股以总价约18亿美金收购中国平安旗下云辰资本持有的汽车之家约43.0%的股份,成为汽车之家控股股东。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