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多晶硅期货价格延续下行态势,再度跌破50000元/吨关口,主力合约PS2511报收48690元/吨,跌幅达4.89%。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多晶硅期货价格下跌,是在“反内卷”情绪减弱的背景下,逐步回归基本面交易逻辑的表现。 “多晶硅价格经过7—8月的快速反弹之后,已对供给端政策预期定价比较充分,进一步上行需要有实质性的政策落地支撑。”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表示,“反内卷”情绪减弱,是引发多晶硅期货价格下跌的核心原因之一。整体来看,周三国内商品市场和股市联袂下跌,前期交易“反内卷”行情的品种,均有所回调。 “从此前‘反内卷’的核心内容看,一是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二是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目前来看,产业已顺利达成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的目标,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尚未完成,市场看多情绪有所减弱。”广州期货分析师蔡定洲也表示,当前多晶硅价格下跌是受市场看多情绪走弱影响。 谈及当前多晶硅市场的核心矛盾,弘则研究分析师刘艺羡认为,多晶硅市场仍受政策预期主导,基本面是“打配合”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多晶硅市场逐步回归基本面交易的过程中,仍有可能被政策预期影响。“按市场对政策落地的预期来看,7月份,产能整合预期升温,提振市场交易预期;8月份,政策缺乏实质性进展,难以支撑预期进一步强化,政策预期及市场看多情绪有所回落;9月份将步入行业产能整合预期阶段性验证期。”刘艺羡解释称,多晶硅基本面“弱现实”延续,其间受下游补库签单节奏扰动,终端装机需求未有起色,价格上涨并未传导至下游终端。在政策预期走弱的情况下,价格呈现震荡走弱态势。 从基本面看,当前供给压力逐步显现,产业企业开工率提升至48%左右,周度产量达到2.97万吨,月度产量或将攀升至13万吨左右。需求方面,终端组件环节,7月份国内装机量已经下滑至11.04GW。从季节性来看,8月光伏新增装机量仍然处于低位。李祥英认为,随着硅片、电池片环节海外订单走弱,需求或进一步承压。 “当前,组件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订单稀缺的双重压力。”李祥英表示,在下游需求承压的态势下,多晶硅市场存在累库预期。 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当周,多晶硅周度库存为24.502万吨。与此同时,期货仓单注册量也在增加。数据显示,8月27日,多晶硅交割仓单已达到20640吨。 展望后市,李祥英认为,随着政策预期走弱,市场博弈情绪或加剧。如果供给侧没有进一步的提振消息刺激,多晶硅价格中枢或将逐步下移。 “当前,多晶硅期货的期限结构由此前的反向结构(Backwardation)转为正向结构(Contango),表明盘面压力逐步加大,定价逻辑或逐步回归基本面。”蔡定洲认为,若后续行业不能有效限产控销,以及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多晶硅价格或存在进一步回调的风险。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在这一约束下,阶段性交易产能整合落地概率走低或弱基本面逻辑后,多晶硅价格下方仍有支撑,对应复投料均价4.8万元/吨。 “多晶硅价格维持高位不利于产能整合,而价格越靠近完全成本,产能整合落地的概率则会提升。”刘艺羡提醒,尽管多晶硅价格有回落预期,但价格下方仍有较强支撑。因此,当前的价格回落是阶段性回调而不是反转,后市可以重点关注四季度是否会出台对应的能耗指标升级政策。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