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可控核聚变“卡脖子”技术 合锻智能上半年营收增8%,净利却下滑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张宝莲    每经编辑|陈俊杰    

8月26日晚间,可控核聚变概念牛股合锻智能(603011.SH,股价16.82元,市值83.16亿元)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9.82亿元,同比增长8.23%,实现归母净利润951.31万元,同比减少11.39%。

真空室是可控核聚变装置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合锻智能2024年参与合肥BEST项目真空室偏滤器项目研制工作。2025年3月至5月期间,受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展及项目启动影响,市场对可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前景充满期待,公司股价多次异动,成为板块龙头股。不过,报告期内,投入可控聚变行业尚未给公司带来显著业绩增长。

2025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合锻智能主要以高端成形装备和智能分选设备为主业,为客户提供包括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聚变堆核心零部件尖端制造、智能化集成控制及新材料等产品和服务。

其中,高端成形机床应用于汽车、家电、锻造、船舶、交通、航空航天、石化、电子等领域。智能光电分选设备主要用于大米、杂粮、茶叶等传统农产品以及塑料、矿石、煤炭等新兴工业品领域。

可控聚变堆核心零部件方面,今年6月,合锻智能在互动平台对投资者称,2024年,公司中标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变新能)发包的BEST真空室项目#1—4段,总项目中标金额2.09亿元。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投入可控聚变行业尚未给公司带来显著业绩增长。从收入结构看,色选机收入依然为营收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公司色选机实现营收4.89亿元,液压机实现营收3.04亿元,机压机实现营收1.46亿元,三者收入合计占营收比重在95%以上。公司其他产品实现营收763.96万元。

2025年上半年,合锻智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9.82亿元,同比增长8.23%;实现归母净利润951.31万元,同比减少11.39%。

参与可控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

面对国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装置的建造需求,合锻智能将投向尖端制造作为发展方向之一,聚焦于可控聚变堆核心部件制造和可控聚变堆安装工程等项目。

根据半年报,公司董事长严建文担任聚变产业联合会理事长,受聘为聚变产业联合会总工艺师,同时担任聚变新能董事长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

合锻智能称,报告期内,公司聚变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工作进展顺利。5月19日,完成了“BEST真空室首批重力支撑”交付;攻克“卡脖子”难题,率先实现聚变堆Inconel 718超级螺栓100%自主研制;首套真空室扇区制造进展顺利,已经进入最终成环准备阶段。参与BEST真空室偏滤器及包层项目研制工作,对偏滤器及包层制造工艺进行了深度开发,在偏滤器及包层预研工作中承担了重要角色。“聚变堆真空室精准成型及高性能焊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不过,当前可控核聚变产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商业公司相关业务尚未形成稳定盈利模式。合锻智能称,可控核聚变行业当前已进入工程可行性验证阶段,Q值(可控核聚变反应能量效率的关键衡量指标)突破有望引爆商业化革命。

据全球咨询公司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统计,2024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为3314.9亿美元,并预计以5.9%的增速到2025年达3511.1亿美元。未来,由于私营部门投资、全球能源转型、技术成熟、研发举措以及政策和监管支持,可控核聚变市场将继续强劲增长,预计以8.1%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9年增长至4795亿美元。

可控核聚变行业正在吸引新的融资。根据聚变工业协会报告,2024年全球可控核聚变行业吸引投资超过71亿美元。美国三大可控核聚变公司CFS、TAE、Helion合计融资达43亿美元,微软已与Helion签署协议,计划2028年起采购聚变电力。中国聚变新能注册资本增至145亿元,星环聚能、能量奇点等初创企业均获数亿元融资。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