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观察 | 亏损收窄 小米汽车要盈利了吗?

来自: 和讯财经 收藏 邀请

观点网 小米顶住压力,交出了一份不错中报。

8月20日,小米集团-W(01810.HK)股价截至收盘涨0.29%,收报每股52.55港元,当日股价开盘价为51.2港元,盘中最高触及53.0港元,最低下探至51.05港元,呈低开后震荡回升走势。

事实上在小米发布中报前,多家机构对小米Q2业绩展望,呈短期谨慎看法。中银国际、中金和瑞银更是在评级不变的基础上,小幅下调小米集团目标价。与此同时,小米股价也仍处于横盘缩量震荡的格局中。

根据披露的业绩,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营收达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激增75.4%;上半年总营收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经调整净利润215.06亿元,同比增长69.8%。管理层称:“业绩是结果,能力是原因,变革是抓手。”

业务底色

作为小米集团的基石业务,第二季度手机业务录得收入455亿元,占总收入39.3%,依然是小米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在全球份额上,小米智能手机在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同比增长0.6%,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根据Canalys数据,全球市场份额14.7%,连续20个季度稳居前三。

在区域表现上,小米在东南亚市场排名升至第一(市占率18.9%),欧洲市场升至第二(23.4%),中东、拉美稳居第二,非洲市场份额提升至14.4%。

高端化进展方面,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3000元及以上)销量占比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4000-5000元价位市占率24.7%(同比+4.5个百分点),5000-6000元价位市占率15.4%(同比+6.5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手机于二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毛利率11.5%,同比环比都下降近1%。

对此,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尽管手机产业已进入成熟期,但大盘增长停滞,且中国市场品牌格局焦灼。主要原因是内存价格上涨,以及电池材料整体上涨,涨价叠加小米产品结构调整,导致二季度发布的新品非常少。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则是小米二季度增长亮点。过去,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被看做是小米生态链的“配角”,而第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22.5%,同比提升2.8%,均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小米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这一增长远超手机业务。

其中,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上升60%),创历史新高。冰箱超79万台(同比上升25%),洗衣机超60万台(同比上升45%。

对大家电的市场空间,卢伟冰认为,在该业务上小米远未达天花板。在成长空间上,仅中国市场,就还有几倍成长空间,小米刚开始探索海外市场,对此非常有信心,在东南亚的相关业务也取得不错成绩。

从财报披露数据来看,截至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不含手机、平板、笔记本)达9.891亿台,同比增长20.3%;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的用户数2050万,同比增长26.8%;米家APP月活1.131亿,小爱同学月活1.532亿。

小米汽车快盈利了?

相较于一季度,小米汽车在二季度的业绩表现则呈现出向好态势。财报显示,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业务收入206亿元。

亏损也有所改善。尽管2025二季度仍录得3亿元经营亏损,但较去年同期11.2亿元大幅收窄,相较一季度5亿元经营亏损,也有所收窄。

同期,小米集团整体经营利润环比增长3亿元至134亿元,或是汽车业务减亏在报表上的体现。

交付量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新车81302辆,较一季度的75869辆增长7.16%。尽管增幅不算大,但市场更期待,在YU7开启交付后的第三季度,小米在交付量上实现快速增长。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今年6月26日,小米集团推出了首款纯电SUV车型――小米YU7,售价25.35万-32.99万元,该车型于7月开始交付,因此销量未计入上半年数据。

截至7月10日,小米汽车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7月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台。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季度YU7尚未开始交付的情况下,上半年小米汽车交付量已超15.7万台。

此外,小米汽车毛利率的提升也值得关注。一般来说,新能源车企毛利率在快速扩张期通常容易承压,但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却较为可观。

对此,卢伟冰在业绩会上坦言,SU7和SU7ULTRA和YU7共享了Modena平台,让小米在同一个平台上面有非常好的标准化和规模经济。在成本控制方面他认为小米做的不错。

瑞银则认为,电动汽车业务成为本季度小米最大亮点。平均售价环比增长6.4%至25.4万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SU7Ultra和YU7高端车型的贡献。

综合来看,由于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单位制造成本降低、交付XiaomiSU7Ultra等因素,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5.4%上升至今年二季度的26.4%。

尽管目前小米汽车依然亏损。但卢伟冰在业绩会中表示:“小米汽车业务预计下半年开始盈利。”如是,小米将超过新势力三杰,“蔚小理”中的蔚来与小鹏,后来居上,率先盈利。

尽管亏损大幅收窄,但汽车业务何时能实现稳定盈利,小米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面对市场挑战,小米将沿“技术硬核化、品牌高端化、市场全球化、模态生态化”主线,持续推动业务变革。卢伟冰强调:“过去五年,小米完成蜕变;未来五年,将实现更大质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