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酒业内参 张奥 今年对汾阳王来说是个“大年”。从年初开始,汾阳王便开始加速全国化,在广州、内蒙古、江门、咸阳等多地开展推介会与发布会,意图走出山西。并提出了“进击全国清香第二品牌”的战略目标。 但汾阳王一直被指“缺乏创新”,原因就是其“像素级复刻汾酒”。《酒业内参》对比发现,无论是包装设计、定位还是规格,两者都极为相似。同时,在工艺和产地方面,汾酒王也同样在“效仿”汾酒。 这种“复刻”换来了部分销量,同样也埋藏隐患。百荣渠道商直言,“它不如名酒的流通性好,利润空间也不大”。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汾阳王社交属性不强,中高端产品矩阵销售占比势微。总之,复刻汾酒的汾阳王,根本无法与湖北黄鹤楼和河南宝丰酒抗衡。” 同时,《酒业内参》获悉,汾阳王目前的规模在10亿-50亿,远没到全国化的关键阶段,品牌全国化和营销全国化人才的缺失,成为其走出省发展的“绊脚石”。 “像素级”复刻汾酒,毫无创新? 此前,山西汾阳王酒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再武提出“学习‘汾老大’,做好‘汾老二’”“要做就做‘两清’之一”等口号,想通过绑定行业龙头的方式推动品牌发展。 当然,这种效仿绝非只局限于口号上。在产品层面,汾阳王提出了“大国清香”战略,并打造了包括汾阳王典藏黄盖/府藏红盖、汾阳王青花系列等在内的产品矩阵。由于与汾酒高度相似,也常被消费者称为“像素级复刻”。 (左:玻汾红盖,右:汾阳王府藏红盖) 比如汾阳王典藏黄盖和府藏红盖,和汾酒的百亿大单品玻汾黄盖/红盖,无论是包装设计、配色还是规格都极为相似,几乎很难分清楚。再比如汾阳王力推的中高端青花系列,也与汾酒的青花汾系列有着莫名的“雷同”――同样是定位中高端、同样是包装相似,同样是以“20、30”的数字来命名。 定价方面模仿痕迹更是明显。以汾阳王典藏黄盖为例,淘宝官方旗舰店为152元6瓶,平均单瓶25.3元/475ml,整体定位低端;而汾酒的黄盖单瓶定价约53元,定位低端且也是475ml规格。同样的还有青花系列,汾酒的中高端大单品青花汾20单瓶售价约450元,汾阳王青花20定价约590元,这样的方式让消费者购买时极容易联想。 (左:汾阳王青花20,右:汾酒青花汾20) 有多位山西本地消费者表示,汾阳王在当地的确有一定知名度,但品牌势能远不如汾酒,“买它主要还是因为价格低,黄盖玻汾的价格可以买两瓶汾阳王典藏黄盖。” 另外,还有山西消费者解释,对于一些不熟悉汾酒的人来说,很容易将其误解为汾酒旗下的一个分支品牌。 在工艺方面,汾阳王宣称依照“汾酒十诀” 工艺酿酒,其 “12382” 工艺核心与汾酒高度相仿,还学习了汾酒的三曲酿酒法来提升风味。而在地理位置上,汾阳王甚至也在向汾酒靠近,两者均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属于同一核心产区,汾阳王与中国汾酒城仅“一墙之隔”。 不过,尽管汾阳王近年来动作频频,销售规模也实现了一定增长。但在市场知名度、品牌影响力方面,与黄鹤楼和宝丰仍存在巨大差距,同汾酒更是相差甚远。 同时,对于汾阳王的“照搬式学习”策略,行业存在这样的声音――汾阳王在对“汾老大”的学习上很认真,但可能忽略了汾酒的崛起是有许多窗口期和历史因素,更重要的是缺乏自己的创新。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汾酒过去的模式方法同样亟待创新,而且其“老八大”的名酒基因也非汾阳王可以复刻的。 百荣渠道商:流通性差,利润低 今年年初,在汾阳王全国经销商大会上,王再武再度高喊“进击全国清香第二品牌”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汾阳王理应成为千亿清香的核心力量、大清香带头企业之一,从产区第二奔赴行业品类第二。” 《酒业内参》了解到,在汾阳王已经启动的全国化中,广东市场由于与大商粤强合作进展最为迅速。16个地级市已经密集布局网点,到今年底可能有3万个网点落地。另外在北方,汾阳王也以山西大本营市场为核心,着力构建环晋五省经济圈,尤其山东是其进攻的重点区域。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表示,汾阳王的崛起可以压缩成一句话:“借汾酒之势、借历史之魂、借大商之力。汾阳王不自建渠道,而是绑定粤强等全国性超级经销商,用“前置性投入”换市场杠杆――本质是拿利润换时间,快速完成全国化铺货。” 《酒业内参》还获悉,汾阳王目前的规模在10亿-50亿,虽然增速可观,但远没到全国化的关键阶段。汾阳王之所以选择急于走出省内,有业内人士解释,“全国清香唯一龙头坐镇山西,汾阳王很难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这也是汾阳王在缺乏品牌全国化和营销全国化人才的情况下,也要走出省发展的重要原因。” “汾阳王目前客单价较低,在消费者心智资源占位为基础的心理价位预期模糊,社交属性不强,中高端产品矩阵销售占比势微。总体而言,汾阳王还无法与湖北黄鹤楼和河南宝丰酒抗衡。”该业内人士向《酒业内参》进一步表示。 同时在产品力上,百荣渠道商李先生也向《酒业内参》透露,百荣市场内的汾阳王货很少,根本上还是不赚钱,“百荣里比较流行的只有汾阳王小酒和青绿瓶,不如名酒的流通性好,利润空间也不大。” 百荣渠道商吴先生透露,“来百荣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烟酒终端或者经销商,现在行情不好,大家完全没有理由拿一些库存回去放着,宝丰、黄鹤楼和汾阳王拿谁答案很清楚。” 尽管近年来汾阳王名气稍有提振,但多数消费者还是容易将其与汾酒混淆,甚至误以为是碰瓷汾酒的山寨品牌。想要走上“清香第二”,汾阳王和王再武面对的不仅是宝丰和黄鹤楼,更要走出自己的发展路线,而靠“像素级”复刻汾酒终究难实现突围。 责任编辑:屠欣怡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