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利 每经编辑|陈梦妤 “(物业)行业仍然是有希望的,只不过到了要改变模式的时候。” 8月14日,侨银股份高级副总裁兼物业公司董事长李长江在2025博鳌物业暨城市服务大会上表示,无论是包干制、酬金制还是托管模式(信托制),以哪种模式服务业主,当下看来其实是业主说了算。 侨银股份高级副总裁兼物业公司董事长李长江 主办方供图 针对当前行业现状,物业公司的市场机会在哪里? “当下创业型物企非常有机会,这种机会来源于新模式、新服务。”李长江表示,当前物业公司讲回归本原、回归服务,但很多时候没有因为客观的环境变化而改变,如对每个人的考核指标,并没有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在他看来,“当下不好,当下又很好。物业公司的决策者们,能够依照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去做未必那么炫的服务,成本或许不一定那么高”。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段时间以来,包括龙湖物业、金科服务、中海物业等在内的品牌物企均发布了主动撤场公告。据中指研究院观察,2025年以来,物业企业主动退出管理项目的案例数量较过往有所增加,背后是企业策略转变、业主诉求觉醒与行业持续承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业费收缴困难导致运营亏损是主要原因。 在当天的演讲中,李长江也明确指出,当前物企的困境在于收缴率,不停地催费,不停地提出不满,越不满越催费。不过,物业公司退了以后去拿别的项目,可能也是别的公司退出来的。 “物业需要时间去做服务,不要用更多时间去催费。”李长江指出,好服务首先是真实业主需要的服务,同时业主能看得见的服务,如环境卫生、绿化好、小区安全;物业公司要做员工能力范围内的服务,超越自己公司的实际能力,注定做不好服务;要做适应市场竞争的服务。 “价格则是业主说了算。”李长江对万物云提出的“弹性定价”表示认可,“弹性定价的价格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固定价格,如电梯维保、消防等刚性需求部分,不管谁来做,这部分费用都是要付的;二是跟服务相关的(弹性)价格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