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获得上交所上市委审议通过。据了解,西安奕材是“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拟IPO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过会体现了上交所对“硬科技”未盈利企业包容性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科技-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 ![]() 西安奕材科创板IPO整体推进历程较快,公司IPO于2024年11月29日获受理;2024年12月24日,公司收到首轮问询函;2024年12月至2025年8月,西安奕材进行了两轮审核问询回复。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西安奕材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在国内12英寸硅片厂商中排名领先。此次IPO,西安奕材拟募资49亿元,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公司介绍称,该募投项目为公司的第二工厂,已于2024年正式投产,计划2026年达产。此前,公司的第一工厂已于2023年达产。 “公司通过本次上市募集资金保障50万片/月产能的第二工厂建设,可与第一工厂形成更优规模效应,加快技术迭代,提升产品丰富度,匹配国内晶圆厂发展,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竞争力。”西安奕材表示。 ![]() 记者注意到,西安奕材此次选择科创板第四套标准申报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为5.76亿元;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0.55亿元增至2024年的21.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1.83%;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35人,人数占比约12%,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合计539项。有关指标均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相应标准。 从股权架构上看,奕斯伟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控制公司25.68%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东升、米鹏、杨新元和刘还平,四人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控股股东奕斯伟集团合计67.92%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奕材股东榜包含不少“明星股东”。据披露,公司共有4名国有股东,分别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二期基金”)、建投投资、建银国际、国开科创,持股比例分别为7.50%、1.00%、0.73%和0.25%。与此同时,陕西集成电路基金为西安奕材持股5%以上的主要股东之一,持股比例达9.06%。 在2023年5月公司CII轮融资中,二期基金等8名投资者以货币23.00亿元认购新增股本,对应投前估值177.0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未盈利企业上市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国九条”的配套措施,“科创板十六条”与“科创板八条”都将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作为重要的举措,为具有典型新质生产力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提供了更为包容和支持的政策环境。 从现场问询的问题来看,上交所上市委主要围绕西安奕材控制权稳定性、未来盈利前瞻性分析的合理性、12英寸硅片产能消化的可行性等方面展开问询。 根据上会结果,西安奕材无进一步需落实事项。 ![]()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