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第一重仓股濒临退市,这家券商资管“挥泪”砍估值:已低至0.01港元/股 ...

来自: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陈晨    每经编辑|赵云    

8月14日,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证资管”)发布公告称,经与托管人协商一致,自8月13日起,公司对旗下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诺辉健康(证券代码:6606.HK)”按照0.01港元/股进行估值。而这也是光证资管第六次发布公告下调其估值。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光证资管旗下光大阳光智造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光大阳光智造”)持有诺辉健康126.91万股,公允价值为659.67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3.18%,位列第八大重仓股。值得一提的是,诺辉健康曾是光大阳光智造的第一大重仓股。

六度公告下调估值

自2024年3月28日诺辉健康停牌以来,光证资管已六度发布公告下调其估值,从停牌时的14.14港元一路降至12.73港元、10.18港元、8.50港元、5.70港元、1.57港元,直至如今的0.01港元,几乎“归零”。

光证资管在本次调整估值后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该股票后续经营情况及其他重大事项,进行合理评估。待上述股票体现出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将恢复为采用当日收盘价格进行估值,届时将不再另行公告。

诺辉健康曾被誉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于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2024年3月28日,本应发布2023年年报的诺辉健康,不仅推迟发布年报,而且宣布停牌。此次停牌的原因是,负责诺辉健康财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对诺辉健康的相关销售数据提出质疑,来自审计机构的“倒戈”使得诺辉健康立即停牌,也导致诺辉健康此前对做空机构的矢口否认变得扑朔迷离。

根据港交所的规定,主板公司若连续停牌18个月且未能满足复牌要求,将被强制取消上市地位。目前留给诺辉健康的时间,仅剩一个半月。

然而,近期诺辉健康的公告,让其复牌的几率更加渺茫。8月8日,诺辉健康发布公告称,委任共同临时清盘人。根据该委任,公司董事会的权力将被暂停,共同临时清盘人将接管公司资产及事务的管理,直至大法院另行命令。

这或许也是光证资管决定将诺辉健康估值从1.57港元直接下调至0.01港元的重要因素。

当然,不仅光证资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逾20家基金公司下调了诺辉健康估值。最新下调的还有大成基金、宝盈基金、中庚基金等,这三家分别将估值下调至0.55港元、0.011港元和0.011港元,与光证资管趋势一致。

曾是第一大重仓股

那么,具体光证资管旗下哪只产品“踩雷”诺辉健康呢?答案是光大阳光智造。

据了解,光大阳光智造是一只参公大集合产品。2020年6月12日,光证资管发布公告称,光证-光大金控泰玉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名称变更为“光大阳光智造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2020年6月30日起,光大阳光智造基金合同生效。

Wind数据显示,诺辉健康首次进入光大阳光智造前十大重仓股是在2023年一季度:彼时持仓数量为50.60万股,持股市值达1204.84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3.97%,位列第六大重仓股。

此后,光大阳光智造持续加仓,到2023年三季度末时,诺辉健康一跃成为第一大重仓股,持有130.65万股,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9.50%。尽管到2023年末时,持股数量下降至111.46万股,但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却提高至9.82%,仍是其第一大重仓股。 

光大阳光智造2023年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

然而,2024年3月28日,诺辉健康突然停牌,持仓随即“冰封”。光大阳光智造2024年中报显示,期末持有诺辉健康126.91万股,期末成本总额为2787.97万元,期末估值总额却仅为1637.76万元,缩水逾四成。

随着光证资管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下调估值,该笔持仓进一步缩水。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光大阳光智造持有诺辉健康126.91万股,其公允价值已下降至659.67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3.18%,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光大阳光智造由李公民和饶于晨共同管理。资料显示,李公民有着20年的证券从业经历,2022年加入光证资管,现任权益公募投资部副总经理;饶于晨也有着10年的证券从业经历,2015年加入光证资管,现任权益公募投资部投资经理。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光大阳光智造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1.2344元,今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1.81%。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年二季度末,净值增长率为-39.7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