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黄胜 8月11日晚间,皇庭国际(000056.SZ)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融发投资名下资产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深圳皇庭广场)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0日被司法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该广场账面价值占公司总资产71.57%,2024年收入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56.03%。如拍卖成交,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对公司资产、负债及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可能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据京东法拍平台,8月7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拍卖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公告。公告显示,法院将于9月9日在京东法拍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活动,起拍价约30.53亿元。 据了解,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是皇庭广场,该商场作为深圳的地标性商业项目之一,位于深圳CBD福田区的核心位置,被誉为“钻石之心”。 从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估委托书可知,本次皇庭广场法拍背后涉及的是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件的主体包括原告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被执行人深圳市皇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皇庭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皇庭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皇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郑康豪。 也就是说,本次法拍所得的金额,在扣除拍卖相关费用、执行费用等必要支出后,通常将用于清偿该案中被执行人所欠申请执行人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债务。 对于这笔债务形成的原因,皇庭国际在2023年5月的一份公告中提到,2016年,融发投资与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信托贷款合同,借款金额为30亿元,借款期限为2016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该笔贷款于2021年3月31日到期,公司分期还本付息,已归还本金2.5亿元,借款余额为27.5亿元,其中逾期未偿还本金27.5亿元。而光曜夏岚受让了中信信托对融发投资的27.5亿元债权,成为后者的债权人。 官网资料显示,皇庭国际创建于1983年,由经营零售商业起步。1993年改组为股份公司,成为深圳本地唯一一家零售商业类A+B股上市公司,并获评“中国最大的三百家股份制企业”。随后公司进入地产开发经营领域,先后开发出国企大厦、港逸豪庭等系列优质楼盘,2013年公司首个商业地产开发并运营的大型高端购物中心项目——皇庭广场正式开业。 7月14日,皇庭国际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皇庭国际预计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亿元至2亿元。据皇庭国际历史财报显示,公司自2020年至2024年已连续5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922亿元、-11.57亿元、-12.28亿元、-11.27亿元、-6.404亿元,总亏损额超44亿元。 业务亏损的同时,皇庭国际债务更是高筑。据皇庭国际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0.08亿元,公司总负债为77.7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消息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丛森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