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磊彬 文图】8月8日,河南郑州航空港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厦门举行,本次推介会由河南省台办、厦门市台协、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共同主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科技工信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挥部承办。 本次产业对接活动,以政策推介、项目签约、深度座谈为纽带,搭建起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平台,将为郑州航空港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8月8日的厦门,晴空万里,一场跨越海峡的产业协作在这里启幕。 当天,来自河南省台办、郑州航空港区、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代表汇聚厦门,就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深度协同进行交流对接,共享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红利。 “厦门与郑州航空港区虽隔千里,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我们有着相同的发展愿景。”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萤焕的致辞,道出了在场台资企业家的心声。 韩萤焕表示,台资企业在汽车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积累了深厚技术储备,而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国家级航空经济实验区,其产业生态与枢纽优势为台企“西进”提供了理想支点。“厦门市台协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推动更多台资企业融入港区产业链。” 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肩负着引领内陆开放、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内陆发展路径的国家使命。 近年来,航空港区锚定“五大定位”、打造“五大中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4+3+3”十大产业集群,构建起“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催生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都市”的发展格局。 航空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红军在致辞中表示,航空港区正加快形成覆盖“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后市场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成为中原地区最具活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而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势能与台资企业的技术优势,注定会碰撞出合作的火花。”河南省台办副主任刘隽在主持活动时说。 推介会现场,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厦门东亚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郑州航空港区科技工信局签约,将共同助力航空港区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航空港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逢其时 “台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与航空港区的合作,既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两岸共赢的战略机遇。”张红军表示,目前,港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整车带动零部件、零部件反哺整车”的良性循环,但在车规级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智能座舱等高端领域仍有提升空间,这正是台资企业的优势所在。 从合作价值看,航空港区为台资企业提供了扎根内陆、辐射全球的战略支点。 河南背靠1亿人口的河南市场,40公里半径内集聚宇通、上汽、奇瑞等十余家车企,年产能超200万辆,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本地配套需求。 在产业协同方面,郑州航空港区已形成“台资产业生态圈”:富士康深耕电子制造领域,其精密组件、自动化技术可直接赋能新能源汽车研发;郑州比亚迪项目可为台资零部件企业提供稳定配套;法国埃顿等国际企业入驻,构建起“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生态。 “台资企业可无缝嵌入这一生态,共享产能、技术、市场资源,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在产业合作中有着天然的文化认同和沟通优势,这为合作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张红军说。 从区位优势看,郑州航空港区是连接两岸的“超级枢纽”,坐拥“四港联动”(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立体交通网络,中欧班列(郑州)直达欧洲,郑州―卢森堡航线架起“空中丝路”,海运航线通达全球主要港口,货物48小时可通达全球主要城市。 对于台资企业而言,郑州航空港既是“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的理想基地,更是“借船出海、连接世界”的战略枢纽,完美匹配台资企业“大陆生产、全球销售”的运营模式。 诚邀台资企业共谋中原机遇 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近年来,河南省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航空港区科技工信局局长齐付安在推介时表示,航空港区以建设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目标,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紧盯比亚迪等整车“链主”资源,重点发展“三电”、车规级芯片、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汽车电子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奋力打造全国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郑州航空港新能源汽车城。 2023年4月,比亚迪项目投产,创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37天开工、17个月投产的“河南速度”,实现50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整车,30秒下线一支动力电池电芯;项目投产至今,已累计生产整车超100万辆,助力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跻身全国前十,随着新项目的陆续投产,郑州基地已经成为比亚迪产业链最全的战略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富士康“3+3”战略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加快建设,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齐付安表示,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航空港区发布了招才引智、金融、科技创新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政策,聚焦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全生命周期保障,给予全方位支持。这些政策与台资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将催生更多“1+1>2”的协同效应。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台资企业家们围绕汽车供应链协同、市场合作等议题热烈讨论。厦门美格农艺有限公司、厦门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将尽快赴港区实地调研。 从厦门签约现场到郑州生产车间,这场跨越海峡的产业协作已扬帆起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两岸企业正以“一家亲”理念,共谱内陆开放与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