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太原8月8日电(记者张磊)8月以来,“反内卷、控产量”成为行业主基调。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明确要求企业控制生产节奏、规范履约,国家能源局也启动了对8大主产省份煤矿的产能核查,重点打击超产现象,意图从供给端抑制低效竞争,提升行业利润质量。此举将对供给端形成阶段性压制,有助于改善“以量补价”的现象,利于板块龙头企业在市场中重新获得话语权。 因煤炭板块基本面支撑依旧坚实,“政策+供需”双逻辑延续,煤炭ETF(515220)连日上涨走强。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低迷运行多半年的情况下,近期迎来连续4周上涨。 2025年上半年煤炭企业利润显著下滑,主要是由煤炭价格回落、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记者从22家煤炭相关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业绩净利润表现看到,只有9家是盈利状态,13家都处于亏损状态。 ![]() 山西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胡博分析说,国内上半年煤炭需求有待释放,同时因“保供”惯性和海外煤炭供需宽松,国内煤炭总供应仍维持较高增速,尽管二季度以来供应边际回落,但仍高于需求表现,使得煤价“跌跌不休”,成为众多煤企面临的主要压力。 “煤企固定成本基本不变,价格回落直接导致利润收缩。”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任慧云分析,近年来煤矿生产成本有较明显增加,部分高成本煤矿在价格下行时承压增加,虽然成本端对煤价底部有一定支撑,但整体上难以改变利润下滑的局面。 宏观经济下行可能导致煤炭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也会带来外部冲击,这些因素可能对煤炭内卷行情产生一定的影响。 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赵丽说,2024年以来进口煤数量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对国内煤炭供应形成有效补充,且进口煤较国内同热值煤炭存在30元/吨以上价格优势,对国内煤炭市场造成冲击,尤其是华南沿海地区,进口煤优势明显,国内煤需求减少。 国家能源局发布对煤矿生产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后,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可遏制企业间的恶性价格战,使竞争回归到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能提高行业集中度,让优势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核查工作正值煤炭“迎峰度夏”关键期,在供给收缩和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煤炭价格已经开始反弹,记者看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连续4周上涨。中国煤炭市场网分析师认为,动力煤有望回升至合理区间,焦煤价格弹性更为显著,8月中旬动力煤价格高点有望突破750元/吨,下半年价格中枢有望维持700元/吨左右。煤价进入上行通道,业绩稳健、高现货比例的煤炭企业标的弹性更充足,煤炭板块有望延续上行行情。 秦皇岛煤炭网发布表示,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将对晋蒙等八省区煤矿开展超产核查,国内煤炭产量增速或将继续放缓,政策端调控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向好,带动市场阶段性集中拉运释放,增强矿方挺价看涨信心。 山西省某煤炭企业一名高管对新华财经表示,供应过剩使得煤炭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为争夺有限市场,不得不降低价格,陷入价格内卷,严重扰乱煤炭市场秩序。现在国家出手,短期有助于企业改变“量增价跌、越产越亏”的困境,煤炭企业盈利稳定性提升。长期来看,有利于优化煤炭市场竞争格局,稳定煤炭价格,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企业效益,增强行业信心。 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他们均提及,“反内卷”政策通过限产及安监、环保督察等手段控制开工率,减少市场供给,在需求稳定或增长的情况下,有助于缓解煤炭价格的下行压力,使煤价回归合理区间,提升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引导企业煤炭企业加大在清洁生产、洗选加工、高效利用等技术投入,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煤炭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兼并小矿,竞争逻辑从“拼产量”转向拼技术与拼绿色,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通过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可遏制企业间的恶性价格战,使竞争回归到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多位煤炭相关从业者认为,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对煤炭行业的信心。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价格走势,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行业中,有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