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巅峰!A股两融余额再次站上2万亿,和十年前有四大不同

来自: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王砚丹    每经编辑|彭水萍    

时隔十年,A股市场两融余额终于再回2万亿大关。

丁冬财经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沪深北三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0002.5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9.46亿元;融资余额合计19863.1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7.06亿元。这是2015年7月以来两融数据首度重返2万亿元。

但这一次的2万亿,与十年前的2万亿大有不同。十年时间,A股市场新增了科创板、北交所,两融标的也更多。此外,十年前,融资融券投资者数量不足400万户,而今已超过750万户。总体而言,本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大关时,市场具备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不同之一:沪指所处点位、市场环境有差异

2015年,两融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发生于当年5月20日,当时正处于一场杠杆牛市的加速阶段。当年最后一次两融余额站上2万亿关口发生于2015年7月1日,处于杠杆牛市破灭后的短暂反抽时期。

具体而言,2015年1月至2月,A股总体横盘震荡。当年3月,沪指强势突破2009年牛市顶部3478点后高歌猛进。6月12日,沪指创下5178点高点。2015年5月20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高达20057.39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整数关口。

之后市场急转直下,出现连续猛烈回调。但两融余额在2015年6月18日才停止增长步伐,当日两融余额升至2.27万亿元,创下历史峰值。不少投资者在当时的大跌中遭遇追保甚至平仓,损失惨重。随着国家队入场救市,大盘开始企稳,两融余额也有反复。2015年7月1日,两融余额最后一次收于2万亿元上方,当天沪指跌幅高达5.23%,收于4053.7点。

反观现在,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时市场表现得更为稳健温和。去年“924新政”后,A股逐渐摆脱过去熊市惯性,三大指数在十个月时间内震荡走高。今年8月5日,沪指收报3617.6 点,再创年内收盘新高。这种市场环境与十年前由疯牛快速转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同之二:两融标的大幅扩容

在与当下相比,2015年两融余额首次触及2万亿元高位时,两融标的数量相与内容存在显著差异。

2015年,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有限。根据丁冬财经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包括少量ETF在内,2015年7月1日,A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数量总共为913只,其中股票类主要集中在主板。

而十年时间,A股市场出现了众多变化。沪市科创板成立后,北交所也随之成为内地第三大交易所。如今的A股市场已不再是沪深两市,而是沪深北三市。两融标的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不但沪市新增了科创板标的,同时也包括了北交所个股。加上注册制实施后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以及ETF逐渐成为主流投资品种之一,目前A股市场两融总体标的数量已达到4150只。

相比2015年,当下两融标的在行业分布上更加多元,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相关标的供给更为充足,反映了市场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变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投资选择。   

不同之三: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大幅下降

 2015年7月之前,根据当时的监管规定,两融利率按照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基点确定。因此,当央行调整基准贷款利率后,券商也会相应调整两融利率,并在官网进行公示。

因此,十年前,两融余额第一次冲上2万亿元时,融资融券投资者其实承受着较高的融资成本。

但2015年7月,证监会签发新版《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其中提到“融资利率、融券费率由证券公司与客户自主商定”。也正是因为有此规定,券商标准融资利率、融券费率自2015年7月之后再无更新,目前绝大部分融资利率仍停留在约8.35%,融券费率则在8.35%到10.35%之间。

但2015年以来的十年时间,随着两融市场萎缩、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叠加券商之间竞争加剧,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尤其是融资利率)成为券商价格战主战场。

据记者向某头部券商人士咨询,目前融资利率仍然是视资金量一人一议。头部券商给予资金较小的投资者4%左右较多,部分较为激进的券商利率可能会给到3%~4%区间。相比十年前,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  

不同之四:投资者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融资融券利率成本降低、两融标的大幅增加,叠加市场环境变化的结果,是投资者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5年6月12日至6月18日,即当时融资余额见顶时期,个人投资者开户数量仅有380万名左右。2015年6月18日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38.68万名。

上述头部券商人士亲历了十年两融市场变迁。“2015年的行情,是切切实实杠杆上的疯牛。两融只是杠杆资金的一部分,场外配资、伞形信托等隐形杠杆资金,也是导致市场快牛快熊的重要原因。”

而据其回忆,十年前融资交易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当时2万亿余额中,绕标套现情况很普遍。由于标的有限,而制度有漏洞,一些投资者通过规避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突破融资用途限制进行套现或购买非标个股。”

此类违规行为成为监管整治重点。2024年末,中证协发布《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其中即包括防范客户“绕标套现”交易管理措施。

而本轮两融余额上2万亿,投资者行为要温和理性得多。“十年前很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理解融资融券业务。相当大一部分投资者是看到市场疯牛跟风涌入。十年时间沉淀,投资者整体专业水平提升了很多,对两融理解也加深了。本轮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很多投资者其实是利用低利率环境进行仓位置换。在目前的阶段,融资融券更多被视作一种专业投资理财工具。”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5日,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开户数量约为754万户,机构开户数量约5万户。8月5日有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一共41.33万名,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约为171.63万名。

相比十年前,尽管投资者参与数量变化不大,但人均负债十年前约为163万,本轮上2万亿人均负债约为116万,距离十年前仍有较大差距。

另外,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5年6月末住户存款余额约为53.3万亿元,而2024年12月末住户存款为152.25万亿元。在居民财富大幅增加的同时,资本市场两融人均负债仍下降,进一步说明本轮投资者加杠杆程度目前远不及十年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5870947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