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7月权益类基金募集势头旺,债基却频频赎回 ...

来自: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叶峰    

7月31日,汇丰晋信、鹏扬、华泰柏瑞基金均有公告旗下新发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单日有多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这在此前公募基金的发行中并不常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除了指数基金外,主动型基金近期频频提前结束募集,科技主题基金受关注。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7月已经有52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或提前结束开放期。

从近期机构的反馈来看,行情的转暖并没有改变大多数机构持营的策略,而产品的新发和布局节奏依然以指数化产品为主,但固收类及债券型基金也呈现出较明显的赎回压力。

7月有超50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近期,公募基金的发行备受外界关注,不仅是新成立的基金数量环比提升明显,而且在募集速度上较此前也有所提升。

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7月当月的新成立基金数量已经达到147只,从年内来看属于最高的一个月。与此同时,发行份额在830.81亿份,平均发行份额9.77亿份,后者也创下了年内的新高。

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发行在近期频频出现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7月31日,汇丰晋信、鹏扬、华泰柏瑞基金均有公告旗下新发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单日有多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这在此前公募基金的发行中并不常见。

数据显示,7月以来,已经有52只基金公告提前结束募集或提前结束开放期。尽管没有基金出现一日售罄的情况,但相比于原计划日期大幅提前的不在少数。以汇丰晋信港股通核心资产股票为例,该基金原计划7月21日到10月20日募集,已提前至8月8日结束募集。

从7月提前结束募集基金的类型来看,除了指数化产品外,还有许多主动管理型产品也提前结束募集,这在此前更是少见,且从大体的投资方向来看,科技主题基金备受市场关注,兴合景气智选混合、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半导体设备主题ETF联接等均提前结束募集。

从近期新基金发行市场来看,除了新基金缩短募集期以外,基金管理人频频出手自购,助力新基金发行。此外,随着新基金加快发行节奏,新增资金将批量入市,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基金集中发布了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仅7月30日当天,就有14只基金宣布基金合同生效。

风险偏好提升,债基赎回压力不减

从近期机构的反馈来看,行情的转暖并没有改变大多数机构持营的策略,而产品的新发和布局节奏依然以指数化产品为主,但固收类及债券型基金也呈现出较明显的赎回压力。

进入7月,债基出现大额赎回并调整基金份额净值精度的公告有所增多。7月31日,招商基金、恒生前海基金公告旗下有债券型基金在近期出现大额赎回。加上此前公告大额赎回的圆信永丰兴利债券E、泰信汇盈债券A/C等,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7月以来出现大额赎回并公告提高份额净值精度的债基产品已超过30只。

对于近期债基的赎回情况,部分机构认为,是利率波动导致的债基赎回压力提升。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指出,近期债基赎回的原因更多来自止盈防御,而非类似2022年末的“踩踏式”赎回潮。

当然,债基的赎回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在风险资产热度提升的当下,固收类资产净值下跌会加速投资人赎回的步伐,进一步加速资产抛售,进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形成类似权益、固收“跷跷板效应”的极致体现。

尽管如此,公募机构的权益资产布局依然中规中矩,并没有出现大量博主动创收益的情形。有受访者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提到,行情很难预测,权益类产品的布局依然是以指数化工具型产品为主。

“在我们看来,很难有人能精准预测到市场的走势从而实现准确的‘高抛低吸’,但我们可以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适度保持一定的权益仓位,逢低买入或者定投参与,避免出现踏空的风险。”华南某公募人士说。

他指出,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并不能算是低位,短期内也会存在阶段性调整的可能,因此在产品新发和持营方面,并没有大幅加大投入,特别是宣传营销力度,也会担心涌入大量资金后万一市场出现较大回撤,可能会伤害到投资者的体验。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