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额超3800亿;公募规模突破34万亿元关口 | 券商基金早参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NO.1 券商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额超3800亿

近日,中证协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度证券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专项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参与科创债主承销的券商达到68家,同比增加23家;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金额3813.91亿元,同比增超50%。新增的券商具体包括信达证券、江海证券、华创证券、五矿证券等。从承销规模排序来看,位居前列的以头部券商为主,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等。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发力科创债,与今年的科创债新政有关。

点评:券商上半年科创债承销额超3800亿,显示出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支持的持续加码。这一趋势对承销券商的业绩表现构成积极支撑,尤其是头部券商,其业务规模和品牌效应将进一步巩固。同时,科创债的扩容为科技板块提供了更多资金来源,可能促进相关企业的项目推进。整体来看,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对股市而言,意味着更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NO.2 公募规模站上34万亿元关口,债基单月猛增5000亿

中基协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4.39万亿元,这是自2024年初以来第九次创下历史新高。分类型来看,今年6月,债券基金的规模增长最多,当月规模增长5078亿。此外,股基和混合基也实现增长,6月规模分别增长1483亿元和1213亿元。债市回暖和股市上涨带动这三类基金实现净值上涨和资金流入,最终实现规模增长。而货币基金则出现规模下降。6月底,货币基金规模为14.23万亿元,与5月底的14.39万亿元相比下降1675亿元。分析货基规模下降的原因时,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货币基金收益较低,对投资者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股市上涨使得避险需求回落,许多资金从货基转向权益类产品。展望未来,若股市继续上行,货币基金或面临更多规模压力。

点评:公募规模突破34万亿,债基单月激增5000亿,反映债市回暖吸引资金。股基与混合基同步增长,显示股市表现带动净值提升。货币基金规模下滑,主因收益吸引力不足及资金转向权益类。行业板块上,债市与股市均获增量资金青睐,货币基金面临持续压力。整体来看,资金配置更趋多元,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信心增强。

NO.3 丁冬财经1%股份转让结果出炉:17家机构获配

丁冬财经实控人之父沈友根询价转让公司1%股份的结果出炉。7月24日晚间,丁冬财经发布公告,此次询价转让的价格为21.66元/股,接近于7月24日收盘价的九折。值得关注的是,受让方最终确定为17名机构投资者,国内外头部机构扎堆,其中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阿布扎比投资局在内的5家QFII,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在内的3家头部券商。而实际受让数量最多的为易方达基金,受让量达到7150万股,占比45%。

点评:丁冬财经1%股份转让给17家机构,包括摩根大通等QFII及头部券商,易方达受让最多。这一动作显示机构对丁冬财经的认可,可能引发市场对该公司估值的新思考,投资者或更关注其业务表现。同时,这也会让券商、基金等金融行业板块受到更多关注,对整个股市而言,此类机构间的股权转让,可能会提升市场对金融板块稳定性的信心。

NO.4 缩短募集周期+快速入市,新基金抢抓建仓机会

新基金发行全面提速。15只基金7月24日集中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更有多只基金将募集期压缩到3天至5天。增量资金正在快速进场,这背后是机构对市场的积极判断。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类资产吸引力持续上升,资金面有望形成正向循环,为市场后续行情积蓄动能。

点评:新基金发行提速,募集周期缩短,显示市场资金活跃度提升。对相关基金公司而言,新资金入市可能带来管理费收入增加,但短期建仓压力也需关注。对权益类板块,增量资金流入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但需观察资金持续性。整体来看,此举反映了市场情绪回暖,为后续行情注入信心,但市场波动风险仍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