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第四只基金发行失败,债基也非不败金身,两度增加代销机构仍无果 ...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邀请
  

  财联社7月14日讯(记者封其娟)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明显回暖,整体呈现“股强债弱、被动主导”的新发格局。一方面,债基发行规模占比仍然较大,但发行数量显著萎缩;另一方面,权益产品中,指数型基金扛起新发大旗。

  

  如此新发格局下,截至目前,年内已出现第4只发行失败的公募产品,这也是发行失败的第2只债基产品。国融基金7月11日公告显示,国融添利6个月于去年10月12日获证监会准予注册批复,但截至今年7月10日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经查,2位拟任基金经理在管规模均不足10亿元,其中一位旗下多只迷你基,任职期间亏损明显,最大亏超50%;就在宣告发行失败的同一日,另外一位基金经理公告休产假事项。追溯发现,国融基金自成立以来规模长期徘徊在30亿元上下,且2020年至今,国融基金顺利发行的基金产品仅4只。

  

  募集期,国融添利6个月两度聘代销机构仍募集失败。而经过三度增聘代销机构的兴华兴盛纯债,也在今年3月1日宣告发行失败,成为2025年首只发行失败的公募产品,同时也是首只折戟的债基产品;而后,申万菱信远见成长、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FOF)同于3月15日披露发行失败的公告。

  

  拟任基金经理规模低迷、业绩承压

  

  今年4月11日,国融添利6个月开始发售,拟由李青华、贾雨璇担任基金经理。

  

  宣告发行失败的同一日,国融基金另有公告披露,李青华因休产假自7月14日起暂离工作岗位超过30天,无法正常履行基金经理相关职责。李青华现任国融基金固收投资部总监,一季度末在管总规模为6.83亿元。

  

  另一位拟任基金经理贾雨璇一季度末在管总规模为4.64亿元。从任职回报来看,贾雨璇在管期间,旗下多只产品亏损显著,其中国融融银灵活配置A/C、国融融兴A/C均亏超50%,国融融泰灵活配置A/C亏近30%。此外,国融融信消费严选、国融融君、国融融兴合并规模均已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

  

  据一季报,国融融信消费严选、国融融兴均在报告期内出现连续超60个工作日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国融基金已按照合同约定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

  

  国融添利6个月曾在4月、5月分别增聘宁波银行、甬兴证券为代销机构。即使两度增聘代销机构,也没法扭转发行失败的局面。

  

  据查,这是国融基金年内发行的第2只产品。今年3月,国融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启动发行,经过提前结募在3月27日成立,募集规模为2.66亿元。

  

  在此之前,国融基金的新发产品数量长期持续低迷:2024年、2020年全年无一只新品发行,而2021年至2023年的连续3年间,每年也仅各有1只新产品推出。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融基金在管规模仅为29.65亿元,较去年年末还缩减了2.06亿元。从产品类型看,该公募一季度末混合基金、债券基金的规模分别是14.87亿元、14.78亿元。

  

  若以完整财报季来看,自2017年成立以来,国融基金在管总规模长期在30亿元上下波动,仅于2024年年中短暂突破50亿元。

  

  据天眼查,国融基金目前由国融证券、上海谷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分别持股53%、47%。就在今年,这2位股东已两度增资国融基金。今年1月,国融证券、上海谷若投资同比例增资合计20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至1.7亿元;到了6月,二者再次同比例增资合计3000万元,注册资本进一步增至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证券拟38.25亿元收购国融证券64.5961%股份,2024 年 11 月该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因国融证券持有国融基金53%股权,交易完成后西部证券将间接控股国融基金。证监会今年2月受理国融基金实控人变更申请,截至目前,监管核准结果尚未公布。

  

  纯债产品“压哨发行”失败,成年内首只

  

  2025年首只发行失败的产品来自兴华基金,也是一只债基产品。据相关公告,不同于国融添利6个月是一只二级债基,兴华基金今年发行失败的是一只纯债产品。

  

  公告显示,截至2月28日,兴华兴盛纯债募集期限届满,本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故本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该产品去年5月31日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直至去年11月29日起公开募集。按监管规定,新基金获批6个月内需发行,该产品已属压哨发行。

  

  在募集3个月后,该产品宣告募集失败,成为今年以来首只募集失败的产品,也是2023年以来首只发行失败的纯债基金。

  

  据公告,该产品募集规模上限为30亿元。成立4年多来,兴华基金资管总规模仍未及百亿。如果此次发行成功,将突破百亿大关。但依靠债基“打天下”的兴华基金,即使在募集过程中三度增聘代销机构,兴华兴盛纯债也未能成功发行。

  

  去年11月29日,兴华基金公告称,即日起,新增丁冬财经为兴华兴盛纯债的销售机构。不久便公告称,自12月23日起,新增东北证券为兴华兴盛纯债等产品的销售机构。到了今年1月,兴华基金公告表示,自1月3日起,新增众惠基金为兴华兴盛纯债等产品的销售机构。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FOF发行已呈现回暖迹象,但仍见发行失败案例。

  

  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FOF)、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同日公告称,截至3月14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募集金额均未达2亿元或基金认购人数未达200人的条件,基金合同不生效。

  

  相对而言,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拟任基金经理龚霄资历较浅,参与管理公募产品刚满1年。

  

  信澳通合进取三个月(FOF)2023年6月15日获批,并经函准予延期募集,后自2024年12月16日起公开募集;申万菱信远见成长2022年10月8日便已获批,也自2024年12月16日开始募集。也就是说,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是在获批2年多后才安排发行。

  

  早在大半年前,信达澳亚已有一只FOF宣告发行失败。信达澳亚2024年6月宣告,旗下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FOF)发行失败。在募集期间,信达澳亚还开展了适用于新发基金的费率优惠活动,但仍未能扭转发行失败的局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A股中报业绩披露期来临,兴业上证180ETF(530680)涨0.09%发布时间:2025-07-14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