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网7月11日讯—— 周四(7月10日),多位美联储高官的最新表态,涉及降息时机、资产负债表缩减(缩表)以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等关键议题。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美联储理事沃勒以及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的发言,勾勒出美联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谨慎态度与政策考量。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一直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周四(7月10日),多位美联储高官的最新表态,涉及降息时机、资产负债表缩减(缩表)以及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等关键议题。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美联储理事沃勒以及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的发言,勾勒出美联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谨慎态度与政策考量。以下将详细解读这些内容,分析其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潜在影响。 戴利:降息时机临近,但需谨慎权衡1. 两次降息可能性存在,但不确定性仍高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在7月10日的公开活动中明确表示,降息的时机正在临近。她认为,当前经济表现稳健,通胀逐步回归2%的目标水平,但尚未完全达标。因此,美联储需要权衡是否通过降息来维持经济良好运行。戴利特别提到,“今年两次降息是一个可能的结果”,但也强调这一预测存在诸多变数。 2. 秋季降息或成主流,但7月仍有争议 3. 关税影响或被高估,政策需避免滞后 沃勒:缩表持续进行,7月降息理由充分1. 缩表目标逐渐清晰 美联储理事沃勒在另一场活动中透露,美联储的缩表行动(即缩减资产负债表)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已降至6.7万亿美元,银行准备金为3.3万亿美元。沃勒认为,若准备金占GDP比重不低于8%,缩表目标可能设定在5.8万亿美元左右。 2. 坚定支持7月降息 3. 资产负债表结构或需调整 穆萨莱姆:关税影响年底才能明朗圣路易斯联储总裁穆萨莱姆则对关税问题持更为谨慎的态度。他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需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才能清晰显现。由于企业库存调整和中间产品价格传导的滞后性,现在判断关税的全面影响为时过早。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何部分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持观望态度。 总结:美联储政策走向的三条主线降息分歧明显:戴利和沃勒分别代表“秋季派”和“7月派”,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形势的不同解读。 缩表持续推进:沃勒的表态表明,缩表仍是美联储政策正常化的重要一环,但目标已逐渐清晰。 关税影响待观察:穆萨莱姆的谨慎态度提醒市场,关税对通胀的冲击可能被高估,但需更多时间验证。 对市场的启示: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7月会议结果,同时警惕秋季降息预期的变化。缩表进程和关税影响的进一步明朗化,也将成为下半年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