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海 每经编辑|魏官红 重启募资加码车载显示组件项目计划未满三个月,伟时电子(605218.SH,股价22.2元,市值47.25亿元)再次就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审核问询函进行回复。 今年6月3日,伟时电子曾发布公告,对上交所下发的《关于伟时电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以下简称问询函)进行回复。据该份回函,上交所曾就伟时电子前次募投项目多次延期的原因、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问询。 据伟时电子披露,收到回函后,上交所又进一步提出了审核意见。在会同相关中介机构对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与修订后,7月9日晚间,伟时电子披露修改后的问询函回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比对前后两份回函发现,新版回函中,伟时电子就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公司现有产品的联系与区别、产能消化风险等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回答。除了在口径上进一步强调新募投项目对Mini-LED及超大屏背光产品的针对性,公司还披露了已取得定点通知书且尚待进入量产阶段的项目情况。 新项目显示模组产品针对Mini-LED及超大屏背光产品伟时电子是车载显示组件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终端客户包括奔驰、宝马、福特、通用、比亚迪等。申报材料显示,伟时电子最新募资拟建设的“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将构建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和185万件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的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伟时电子曾针对背光显示模组及智能显示组件的扩产进行过一次募投。不过该项目预计完工时间经过多次延期,从2022年9月延期至2025年10月。 在6月3日披露的回函中,伟时电子曾表示,针对两次募投项目均规划的显示模组产品,本次募投项目的相关产品将更多聚焦于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较于前次募投项目产品存在技术升级,并非简单重复建设。 最新公告中,公司进一步强调了新募投项目在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上的针对性,伟时电子补充称,公司现有产品仍主要聚焦于传统技术及中型尺寸,而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背光显示模组产品,则为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关产品,与现有主流产品存在技术代际上的更新,以顺应当前显示模组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 据了解,伟时电子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均为公司已量产产品。其中,募投项目所规划的Mini-LED及超大屏背光显示模组与2022年至今已量产的同类产品在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上并不存在差异,项目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实现上述产品的产能及技术开发的聚焦,提供更为充分的场地及空间配置。 “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Mini-LED及超大屏显示模组产品一定规模的量产、相关生产技术及能力已取得下游客户的验证及认可,且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Mini-LED及超大屏显示模组在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上与上述已量产产品并不存在差异,故基于相关经验及客户认可度的迁移,预计本次募投项目新形成的生产能力将能够满足上述定点项目的生产及供应需求。”伟时电子称。 待量产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需求超4000万件监管机构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公司新增产能的合理性。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公司结合现有产能及新增产能情况、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公司产能及扩产情况、公司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合理性,产能消化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 上市公司曾披露,前次募投项目以及本次募投项目陆续投产后,预计将新增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合计1230万件。最新公告中,伟时电子进一步透露称,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已取得定点通知书且尚待进入量产阶段的项目,其生命周期预计需求量合计为4015.10万件。 伟时电子以5年产品生命周期举例计算,预计上述项目将贡献每年803.02万件的产品需求,能够覆盖新增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的65.29%。 对于轻量化结构件产能增加,伟时电子补充回应称,在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并量产前,公司仅拥有适配于钢/铝材质的传统结构件的生产能力,未针对性配置轻量化结构件产能。因此,公司主要通过外购方式应对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对轻量化结构件的需求。 “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补足了公司轻量化结构件的自产能力,截至目前已有多款自产轻量化结构件产品进入量产状态、实现了轻量化结构件‘自产’对‘外购’的逐步替代。同时,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将以自用为主、可应用于公司所有规格型号的车载显示模组产品。”伟时电子表示。 一般而言,1件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存在搭配至少1件结构件的需求。伟时电子以未来量产的定点项目举例称:假设在上述未来量产的定点项目中轻量化结构件的渗透比例为50%,则未来每年亦将增加约400万件的轻量化结构件需求、进一步对本次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提供有力支撑。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22973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