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只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9家券商集合资管业务规模超千亿 | 券商基金早参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NO.1 9家券商集合资管业务规模超千亿,中信证券以3432.43亿元领跑

2025年上半年券商资管产品业绩榜单出炉,整体表现亮眼。9家券商集合资管业务规模超千亿,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中银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金证券、首创证券,中信证券以3432.43亿元领跑。收益方面,国泰君安双子星FOF1期今年以来以122.57%的总回报居首,民生添益11号、东海证券相关战略配售产品紧随其后。战略配售类产品在股票型资管计划中表现突出;债券型产品稳健发力,可转债策略显现优势;混合型产品收益中等,方正系产品集中上榜;FOF产品收益分化明显。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券商资管产品总量达22482只,总规模5.93万亿元,占资管市场总规模9.23%。

点评:券商资管业务规模超千亿,中信证券以3432.43亿元领跑,显示头部券商在资管领域的强大竞争力。FOF产品收益分化,战略配售类产品表现突出,反映出市场对特定策略的偏好。债券型产品稳健,可转债策略受青睐,为投资者提供多元选择。券商资管产品总量达22482只,总规模5.93万亿元,显示券商资管业务在资管市场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对券商板块的长期发展形成支撑。

NO.2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助力债券ETF迈向4000亿时代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发售,全部“一日售罄”。基金发行资料显示,这10只科创债ETF的募集上限都是3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的募集时间只有7月7日一天,有产品上午就已经卖完了。7月7日下午,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也相继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标志着首批10只科创债ETF都在首日完成了募集。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债券型ETF的总规模为3899.37亿元。而这10只科创债ETF的募集完成与成立,无疑将为债券型ETF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后者有望突破4000亿元大关。

点评:首批科创债ETF“一日售罄”显示市场对债券型ETF的认可度提升,资金加速流入,反映出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偏好。对相关公司而言,此类产品发行成功可能增强其品牌影响力,优化投资者结构。对债券ETF板块,增量资金注入有助于提升板块活跃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对股市整体,反映出资金在固收类产品中的配置比例增加,可能影响风险偏好。

NO.3 昔日股基冠军孙建波加盟万联资管,出任副总经理

7月7日,万联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联资管)官宣重磅人事变动:昔日“华商三剑客”成员、2010年股基冠军基金经理孙建波正式加盟,出任公司副总经理。 这位横跨信托、证券、公募、私募等多领域的资深投资人,在历经格林基金任职后再度闯荡资管赛道,而其加盟的万联资管是广州首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万联资管2024年业绩高增长,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278.6亿元。万联证券正着力“做大资管”,并计划增加万联资管注册资本,瞄准公募业务,全力推进上市和获取公募牌照。

点评:孙建波加盟万联资管,凭借其丰富经验和行业影响力,或提升公司品牌价值与业务拓展能力。这一事件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券商资管板块,推动行业竞争加剧。对股市整体而言,资管行业人才流动加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活力。

NO.4 上半年新备案私募证券产品环比翻倍,量化指增策略最受市场青睐

近期,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调叠加资本市场有所回暖,推动私募证券投资产品的销售逐步升温。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共有1100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完成备案,创下年内月度数据的次新高,环比增长26.44%。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高达5461只,同比增长53.61%,环比增幅高达100.48%。今年上半年,存款利率下行也成为了推动私募产品发行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点评: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上半年环比翻倍,量化指增策略受青睐,反映出资金对资本市场回暖的预期增强。量化私募的活跃度提升,可能对相关信息技术服务商形成支撑,但高集中度策略也需警惕潜在波动。整体看,市场对理财收益下降的替代需求增加,资金流向私募领域,显示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但增量资金对市场情绪的提振效果仍需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