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张海妮 继紫光展锐之后,半导体行业再迎重磅IPO(首次公开募股)消息,中国“内存一哥”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鑫科技)接受上市辅导。 7月7日,证监会官网披露,长鑫科技拟IPO并接受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 长鑫科技目前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持有其21.67%股份。长鑫科技的主要业务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产品的研发、设计。 中国“内存一哥”长鑫科技除了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等计算芯片外,最重要的数字芯片当属存储芯片。而半导体存储主要包括DRAM、NAND Flash(NAND闪存)和NOR Flash(NOR闪存)三种产品。据与非网数据,DRAM占存储市场规模的比例高达61%,NAND Flash约占36%的市场份额,NOR Flash占据2%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DRAM在半导体市场的重要性。 当下,全球DRAM市场主要由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占据。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三星、美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6.0%、33.7%和24.5%。除了上述三家厂商外,南亚、华邦、力积电的市场份额均不足1%。 近年来,长鑫科技无疑是DRAM市场最大的“黑马”。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2024年中国DRAM制造商CXMT(长鑫科技)预计将占全球产能的13%、出货量的6%和收入的3.7%。2025年,其产能有望增长至与第三大DRAM制造商Micron(美光)相近的水平。 SK海力士、三星为韩国企业,美光为美国企业。因此,按照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计算,长鑫科技为毫无争议的中国“DRAM(内存)一哥”。 不过,CounterPoint Research也指出,相较于产能,长鑫科技的生产量和收入较低,原因在于技术滞后、良品率低以及定价因素。不过,预计这一差距将会缩小。具体来看,2024年,长鑫科技每片晶圆生产的比特(字节单位)数量比竞争对手少42%,预计2025年可能缩小至32%。 CounterPoint Research认为,长鑫科技需要成功实施HKMG(高K金属栅极)技术,以改善功耗和速度。 估值超千亿元虽然长鑫科技目前无控股股东,不过其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的董事长、CEO(首席执行官)均出自兆易创新(603986.SH,股价120.81元,市值802.25亿元)。根据长鑫存储官网,其董事长为朱一明,CEO为曹堪宇。 朱一明同时是兆易创新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于2018年7月卸任兆易创新总经理,仅保留董事长职位。朱一明自2018年7月起同时担任长鑫存储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并自2021年2月起担任长鑫科技董事长。 2018年7月也是长鑫存储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公司于当月验证投片,试产8GB DDR4(第四代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工程样品。 ![]() 图片来源:长鑫存储官网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