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BUG》栏目 周文猛 近日,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楼天城提出的“L4牌桌论”,意外触怒友商文远知行,引发其CFO公开回怼“好意思说自己比别人强?”。 作为国内智驾(Robotaxi)“双雄”,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有着相似的创始人背景――皆出自百度。不过近年来,两家公司频频较劲,在IPO推进、国际化发展等方面你争我赶,总想盖过对方一头。 据《BUG》栏目统计,在财务表现上,2022年至2025年Q1,文远知行无论营收规模还是净利润表现,均已落后于小马智行,且呈现出逐年恶化趋势。但在Robotaxi落地规模上,文远知行凭借产品体系和快速落地速度,略超小马智行一头。 两家公司高管彼此轻视进而公开呛声背后,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财务PK:营收一增一减,均巨亏未盈利 “从规模化和无人化两个标准看,除了‘牌桌’上的Waymo、小马智行和百度这三家公司,其他公司没有达到这三家公司两年半前的状态,差距已经落后两年半时间了。”这是近日楼天城在阐述自己提出的“L4牌桌论”的原话。 或许连楼天城也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一番话,会惹来文远知行CFO李璇的公开回怼。痛斥小马智行“好意思去Diss车队数量远比它大、落地比它多得多的公司?”甚至就连小马智行海外签订的MOU协议也被质疑“缺乏落地”,想学文远还要“落地跑几十辆再说”。 这一番火药味十足的网络呛声背后,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究竟孰强孰弱?透过两家企业的财报表现,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情况。 据《BUG》栏目统计,2022年―2025年Q1间,小马智行历年营收分别为4.89亿元、5.15亿元、5.38亿元和1.00亿元,每年均保持同比增长态势。相比之下,同期文远知行历年营收分别为5.26亿元、4.02亿元、3.61亿元和0.72亿元,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且在营收规模上已逐渐落后于小马智行。 在净利润表现上,2022年―2025年Q1间,小马智行历年亏损10.60亿元、8.95亿元、19.62亿元及3.08亿元,2022年以来累计亏损超42.25亿元。同期,文远知行亏损分别为12.98亿元、19.49亿元、25.17亿元、3.85亿元,2022年以来累计亏损超61.49亿元。 虽然,两家公司迄今均未实现盈利,但相比之下,文远知行历年亏损额度均高于小马智行。 不过从毛利率来看,小马智行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分别为3206万美元、1688万美元、1140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46.9%、23.5%、15.2%。 相比之下,文远知行同期毛利分别为2.32亿元、1.83亿元及1516.8万元,毛利率分别为44.1%、45.7%和30.7%,保持了较为出色的毛利率。 市值PK:1个小马智行≅2个文远知行 如果将直观的营收、利润等直观财务表现视为企业发展的“面子”,那么一家企业具体的资产负债等情况,则可以视为真正代表企业真实实力的“里子(或底子)”。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两家的底子情况如何? 财报显示,2023年及2024年,文远知行总资产51.48亿元、76.82亿元。同期,小马智行总资产为7.47亿美元(约53.55亿元)、10.51亿美元(约75.3451亿元),两者不分伯仲。 在总负债方面,2023年及2024年,文远知行分别为81.99亿元、6.16亿元,负债情况大幅度下滑。同期,小马智行总负债分别为5194万美元(约3.72亿元)、8211万美元(约5.89亿元),虽有扩大趋势,但仍低于文远知行总体债务。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23年―2024年来看,文远智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9.27%和8.02%;同期,小马智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5%和7.82%。 在2024年,文远知行在完成IPO后摆脱了高负债困境,净资产快速攀升;小马智行登陆股市后,总资产也出现了增长。不过从近两年的资产质量来看,小马智行仍优于文远知行。 而股市估值的变化,也折射出了市场对于这两家企业的态度。截至7月1日美股收盘,小马智行市值46.90亿美元,是文远知行21.74亿美元市值的2.15倍。在去年10月25日以15.5美元/股挂牌交易后,文远知行股价至今已跌超50%;而小马智行在去年11月27日以13美元/股挂牌交易后,其股价虽未有出色表现,但整体相对稳定。 业务PK:小马智行确实落后了 在业务层面,小马智行主要以“Robotaxi+Robotruck”双轮驱动为核心,同时会面向车企提供技术方案,业务模式聚焦,专注于L4级全无人驾驶技术的深度突破。而文远知行则采用“全场景覆盖”的多元化策略,构建了Robotaxi、Robobus、Robovan、Robosweeper等五大产品矩阵,在攀登全无人驾驶技术的同时,也在园区、机场等封闭简单场景快速推进落地,通过场景覆盖提升训练数据和里程优势。 据悉,截至目前,文远知行已有超过1200辆自动驾驶车辆在路上运行,纯无人商业化运营也已全面铺开。与此同时,公司还获得超过10000辆定制L4级自动驾驶车辆订单。相比之下,小马智行目前仅拥有近300辆Robotaxi及190多辆Robotruck,虽然公司也在与丰田、北汽新能源等量产第七代Robotaxi量产车型,计划2025年将Robotaxi车队规模扩充至1000辆,但整体落地速度已落后于文远知行。 而在全球化发展方面,伴随国内自动驾驶及Robotaxi企业先后从国内市场卷向海外,纷纷开启全球化布局。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同样也在这一领域动作频频。 截至目前,文远知行是全球首家在7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产品运营和测试的自动驾驶公司,同时也是唯一一家在四个国家(中国、阿联酋、新加坡、美国)获得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相比之下,小马智行作为成立初期就在美国硅谷开设分公司并推进路测的公司,截至目前也仅在韩国、新加坡、中东(迪拜)及卢森堡几个区域等少数几个城市取得落地,发展较慢。 虽然,通过股权关系与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丰田汽车绑定深度合作关系,这为小马智行的国际化打下了基础,但在文远知行国际化业务势如破竹之下,小马智行的国际化进展确实被甩在了身后。 观点:赢的关键在于“先养活自己” 据木头姐ARK Invest《Big Ideas 2025》报告预测,到2030年,Robotaxi市场可能创造高达34万亿美元。其中,自主电动汽车制造商贡献2000亿美元,车队所有者贡献1万亿美元,而自主驾驶平台提供商则占据了33.6万亿美元的惊人份额,占比高达98.8%。 偌大的市场诱惑面前,今年以来,特斯拉乃至于哈鲂械韧婕业恼饺氤。约奥懿房炫堋Waymo、Cruise等资深Robotaxi玩家的全力角逐,也正在加剧着行业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落地创收形成造血能力,正成为Robotaxi企业们持续赢下去的关键。 “现在融资这条路走不通了,真正有营收、有落地才是硬道理。”在车控CHEK合伙人洪泽鑫看来,伴随Robotaxi行业竞争加剧,“最终能赢得市场的只能是那些能落地、能解决实际问题、对社会有价值的公司。” “L4自动驾驶在封闭场景落地更快些,两家公司互怼没意义,中国很多自动驾驶公司其实在细分场景里做得很好更有价值。”他对《BUG》栏目表示,未来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能否活下来并且一直赢的关键在于“先养活自己”。 “有实际落地场景,有稳定收入,才能扛过这个长周期。等到真正实现完全自动驾驶、Robotaxi盈利那天才有机会。”洪泽鑫说道。 来源:丁冬网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