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科技讯 7月3日下午消息,近日,在一个对话访谈栏目中,九号公司联合创始人、CEO王野表示,“在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前,我们主要依靠产品本身的颠覆性优势――性能相当但价格只有竞品的几分之一,但这种技术优势很快就会被追赶。加入小米后,最大的帮助有两点:一是巨大的流量支持,二是供应链加持。作为创业公司,单独去找顶级供应商谈判很难,但带着小米生态链总监去就完全不同了。” 他谈到,2014-2018那几年,正是小米生态链的红利期。“2015年,我们推出的九号平衡车,在小米平台卖1999元,大家都叫它‘小米平衡车’。后来我们发现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销售渠道,所以我们不在乎是否用自己品牌,关键是要普及平衡车。最高峰时,年销量达六七十万台,到2020年全国保有量,已超500万台。” 王野坦言,“实际上平衡车始终没能达到理想的规模效应。我们后来发现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法规困境。随着平衡车数量增加,交警面临执法难题――它到底算不算车辆?全球交通法规都要求车辆必须配备物理刹车系统,但平衡车依靠陀螺仪和倒立摆原理工作,一旦安装物理刹车就会失去平衡。这个先天缺陷导致它在全球都面临合规难题。” 其次,则是用户教育问题。“销量增长后,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并不清楚平衡车的安全边界。比如遇到10厘米高的门槛,普通车辆过不去最多卡住,但平衡车会直接摔倒。我们做过事故调查,100起事故中99起,都与产品本身无关,而是用户操作不当导致的。” 他谈到,“平衡车需要特定的使用环境和操作规范,但大众往往把它当作普通代步工具使用,但这个教育又很难。简单说一个场景,就是一个老太太,她骑辆自行车摔跤了,她不会怪车的。但是同样一个老太太,她骑平衡车摔跤了,他的家人能把做平衡车的公司告到破产。” 本问及平衡车至少在目前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意?王野坦言,“需要时间。当整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东西的边界之后,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生意。但真正知道某一个机器的工作原理,从而知道它的使用边界,这件事对大众来说太难了。” “所以平衡车这个事情,我们就做到2017 年、2018 年的时候,就觉得遇到瓶颈了,而且这个瓶颈不是我们能搞定的,它只能交给时间。我们能解决技术问题,能解决产业问题,能解决销售问题和渠道问题,所有都能解决,但是老百姓的认知普及,解决不了的,”王野讲。(闫妍) 责任编辑:何俊熹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