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拟赴港上市谋突围:募资重点投向海外项目,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

来自: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刘曦    每经编辑|裴健如    

6月30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EVE Energy Co., Ltd.(以下简称亿纬锂能)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深耕锂电池领域,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

早在2009年10月,亿纬锂能就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若此次成功登陆港股,亿纬锂能将成为继宁德时代之后,又一家实现A+H股上市的锂电企业。

图片来源:亿纬锂能招股书

官方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亿纬锂能营收分别为363.04亿元、487.84亿元和486.15亿元,2024年同比微降0.35%。同期毛利保持增长态势,分别为57.86亿元、81.19亿元和84.65亿元;2024年毛利同比增长4.3%。

净利润方面,2022~2024年,亿纬锂能的净利润分别为36.72亿元、45.2亿元和42.21亿元,2024年出现6.6%的同比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其业绩呈现出复苏迹象,营收达到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扣非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

从业务结构看,2024年,亿纬锂能的收入主要来自动力电池(收入为191.67亿元,占比为39.4%)、储能电池(收入为190.27亿元,占比为39.1%)和消费电池(收入为103.22亿元,占比为21.2%)。同期,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毛利率分别为14.21%和14.72%。

客户方面,公司已与宝马、奔驰、捷豹路虎等车企建立合作,储能电池业务覆盖全球前十大新能源车企中的60%,消费电池客户包括三星、博世等国际企业。2024年,亿纬锂能的国内收入占比为75.7%,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为24.3%。

产能布局方面,亿纬锂能在全球拥有8个生产基地,包括国内6个、马来西亚1个及匈牙利在建项目。2024年,其储能电池出货量达50.4GWh,同比增长91.6%,但均价降至0.4元/Wh;动力电池出货30.29GWh,同比增长7.87%,均价为0.6元/Wh。2025年第一季度,其储能电池出货12.7GWh,同比增长80.5%;动力电池出货10.2GWh,同比增长57.6%。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此次港股IPO的募资计划,显示出其全球化与技术升级的双重战略。据招股书披露,此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匈牙利30GWh大圆柱电池项目(预计2027年投产)和马来西亚38GWh储能电池三期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这两个海外项目将支撑公司的产能扩张计划。

技术突破方面,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锂电池大会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宣布,公司计划在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达350Wh/kg的全固态电池1.0版本,并预计2028年实现体积能量密度超1000Wh/L的2.0版本。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不过,这些战略布局正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全固态电池技术虽前景广阔,但当前仍受制于硫化物电解质对水敏感、规模化量产工艺复杂等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公司财务数据显示,亿纬锂能2024年净利润出现6.6%的同比下滑,储能电池毛利率持续走低,叠加行业价格战影响,截至2025年一季度总负债已达672.4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2.28%。如何平衡技术研发投入与财务健康,将成为亿纬锂能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

与此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亿纬锂能正式启动了全球锂电回收平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已超过58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激增至400GWh,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这意味着一个千亿级的回收市场正在形成。对此,亿纬锂能ESG双碳部总经理肖忠湘强调,布局电池回收不仅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更具有战略意义。

业内认为,随着硫酸镍、碳酸锂等关键材料被列入国家战略资源目录,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将有效降低对外依存度。不过,当前回收行业仍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经济效益待验证等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亿纬锂能押注的固态电池和回收业务能否成为新的增长点,仍需市场检验。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