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多晶硅期货合约全线涨停,我们认为本质原因仍是对前期价格超跌的修复,同时近期供给侧调控政策稳步推进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加速了上涨过程。 前期期货价格超跌,盘面存在修复动能。由于期货盘面对标电子级致密料价格,高品质硅料需要更高的电耗水平维持稳定生产,但目前市场上实际流通的硅料品质较低,因此我们推测实际电子2级致密料现金成本要高于部分企业所披露的水平。此前,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触及约30000元/吨的低点,据我们测算该价格已跌破电价优势企业现金成本,利润修复预期驱动多晶硅逐步回弹。目前盘面约35000元/吨的价格基本能够对应主流企业不亏损现金流,盘面价格处在相对合理的估值范围内。 近期,高层频繁释放破除“内卷式”竞争信号。7月1日国家领导人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指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在河北调研光伏产业时指出要进一步破解行业“内卷式”竞争;7月2日《求是》发表郑栅洁的文章,提到面对当前光伏等行业的“内卷式”竞争,政府必须及时补位,既要统筹运用规划、布局、价格等行政手段,还要注重运用法治手段;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评,提出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射出“最后一箭”。早在2024年底,我们率先提出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应当是“三箭齐发”的观点,即自律性产业调节机制+指引性行业规范+强制性约束。前两者已通过自律性排产机制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等文件兑现,强制性约束政策力度大但效果或也最为明显,近期供给侧调控稳步推进,有望补齐“第三支箭”。方向上,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工具箱充足,行业兼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低价商品调控等方向均值得关注。 弱现实压力仍在。我们长期看好多晶硅期货远月价格、看好长周期级别的上涨逻辑,但也要提示,短期来看多晶硅弱现实压力依然存在。供给方面,受部分新疆产能以及西南产能复产、头部厂商产能置换不及预期影响,我们推测7月多晶硅排产相较6月或有一定提升,短期供给压力或依然存在。需求方面,430与531抢装部分透支国内需求,25H2国内需求或有滑坡风险,光伏主材中下游受亏损影响排产或仍有下滑趋势,负反馈逻辑依然存在。进一步供需结合看,库存结构上我们预计下游拉晶环节多晶硅原料去库速度将继续偏慢,上游硅料厂去库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因此现货实际议价权或仍将在下游手中。 因此,近期期货价格反弹使得基差快速迎来修复,强政策预期虽带动市场情绪回暖,但弱现实压力或将限制上方价格空间,实际现货价格若无跟涨,多晶硅期货进一步上涨或将受阻。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